没有钱,没有闲,没关系,我们还有小清新。
当网易云的催泪乐评红遍杭州呼啸而过的地铁线,当版本纷呈的《南山南》《小幸运》《成都》轮番追思着我们逝去的青春,当逆光花丛和蓝白格调成为图片的主流,当迎风扬起的齐耳短发成为一种风尚,当浅淡的日韩妆容成为妹子们的新爱,这一切都让我们恍然意识到,文艺小清新正以一种春风化雨的绵柔姿态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
现如今,小清新已不再是一种小众、另类的风格,也不仅限于音乐领域。它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渐染我们的性格气质。小清新虽然耳熟能详,但又很难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就像我们很难给摇滚乐下定义一样。吉他和乐队就是摇滚?难懂的音符和歌词就是摇滚?长头发和尖叫声就是摇滚?当然不是,但似乎又是。摇滚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我行我素、独立不羁的精神,精神性的东西如何说明呢。小清新也一样,不能被定义,也难以被描述,但是见到她的那一瞬间,却又能准确无误地把她辨认出来。因为,认出她来的,不是我们的耳朵,也不是我们的眼睛,而是我们的心灵。一首浅吟低唱的曲子,一篇波澜无惊的短文,一张取材平常的照片,却在某一瞬间打开心房里感动的电闸,让我们全身涌动着温暖而酸楚的电流。那一刻我们知道,这就是专属我们的小清新。
小清新之所以越来越符合当代人的口味,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日益加重的物质化文明之下需要一个简单的表达感动的渠道。当今社会,房子的价格越来越贵,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能过上理想中钱多活少离家近生活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谁曾说过,离开学校的我们,都是在挣命。生活如此疲惫,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围绕着金钱和时间高速公转。唯一留给我们的私人空间,就只有日益干涸的心灵。而小清新之风,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露,霸道地吹进我们的心灵,滋润着干裂的心田,唤醒尘封许久的记忆,在那些泛黄的模糊记忆里,有我们曾经追求过的理想和姑娘。年纪越大,故事越多,我们只是忘记了如何去叙述。但是乘着小清新的翅膀,那些忧伤的往事可以被明媚地唱出,那些无疾而终的情感可以借助文字获得归宿,那些戴着面具生活的人可以短暂地凝视真实的自己。这些都是小清新的力量。
小清新当道,事关平民阶层的崛起。教育普及之后,知识不再掌握于精英阶层之手,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文化。平民阶层的文化品位和物质需求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有必要照顾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了。那些灯红酒绿、珠光宝气太过庸俗,那些无病呻吟、繁词冗句又太过文酸,新时代的平民阶层需要一种平淡却不平庸,柔和却有力量的文化表达方式。于是,简单而脱俗的小清新应运而生。
平民阶层是个庞大的群体,平民阶层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成为了创造小清新和消费小清新的主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命运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首曲折动听的歌谣,就是一篇情感充沛的文章。他们谱写出了感人肺腑的民谣,拍摄出了清新绚丽的图片,描写出了引人共鸣的文字。平民阶层中的另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可能更加平顺,他们缺乏创作的原动力,但是他们同样能读懂那些关于人生,关于奋斗,关于挣扎,关于孤独,关于爱情的平凡故事。小清新搭建起了普通人之间惺惺相惜、理解欣赏的纽带。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小清新不贵。小清新也是一种消费品,但它恰好是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我或许买不起LV的包包,戴不起阿玛尼的围巾,化不起香奈儿的妆,但以我微薄的薪资足够买上一条剪裁得体、布料舒适的纯色连衣裙,配一件简单的开衫,化一个得体的淡妆,做一个亚麻色的微卷短发。我或许没有财力和智慧经营一家大型公司,但我可以开一家别具情调的花店。我或许没有欣赏高雅艺术的天分,但我可以去书店泡上半天,然后看场电影,周末的时候抱着相机去野外踏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去听一场小型演唱会,坐在草地上弹着吉他唱着不成曲调的歌。小清新就是这么简单,一段旋律,三两句话,四五张图片即可。小清新的方式有那么多种,我们唯一要做的,不过是选择其中最舒服的一种。
小清新蔚然成风,还得益于自媒体的发展。在网络时代,信息得以光速传导,每个个体的声音都可能被倾听。豆瓣音乐人的专辑在耳边回荡,从陈鸿宇到贰佰,从《童话镇》到《城南花已开》。生活中的朋友们摇身变成朋友圈里的摄影师、画家和作者,轮番推送着新鲜事。起点和晋江的作品在不断更新,影院上映着小成本的文艺片,餐厅也不再以口味而是以格调取胜,民谣歌手们登上演唱竞技的舞台甚至取得最后的冠军......
数不胜数的小清新,不过是贵在简单和低成本,却能道出平凡人的感动。
(图片来源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