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东西虽然有时让人觉得繁文缛节,但每一样传统都有着它背后蕴藏的意义。”
读完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书,发现原来中国传统也可以过得如此精致,美好,富有诗意。
许倬云先生这本书不是“招魂”,不是一味地怀古,而是迎接新文化的前驱。
试着读完,你会发现,中国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真实,走入古人的生活,联系古今,找回中国精神的所在。
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0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耳熟能详的新华字典里二十四节气歌。
《诗经》里边,《豳风·七月》里边有一段诗说:“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年的长度分成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这种农民历的安排至今还在使用。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细分你会发现二十四节气都有它的道理。
四项原则:
第一个是季节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第二个是气温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第三个是降水量的变化: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农业社会特别重视降水量。
第四个是关于物候现象或者农活的更替: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对于有农耕的人们,这就是他们的天气预报表,粮食作物播种收成的晴雨表。
02
四个关口:端午,中秋,腊月,新年。
第一个关口,是春季过后的第一个收获的时节——五月端午。
在华中以南,这是收获第一次农作物的时间,主要是蔬菜瓜果,在北方则是秋天下种的麦子。
第二个关口就是八月十五月圆之时。
全国各地正处在秋收之际,而且因为空气干燥、没有水气的遮蔽,所以秋天的月色特别明亮。在收获的时节,一家人经历了漫长的劳作以后,在一个凉爽的月夜,可以愉快地团聚,赏月吃月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美好的中秋节!
第三个关口是农历的十二月,就是我们说“腊月”。
腊是古代一年的开始,承上启下,在这个时候可以结算这一年的收获,也可以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这相当于今天的会计年度的起点。
冬至,农作物基本上已经收获了,田地也已经清理干净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年了。所以冬至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一年忙碌过后,可以喘气的时候。
第四个关口就是新年,也叫作“新正”。
大部分地区新年正是田野休息、农夫们也在休息的唯一时间。
所以端午、中秋、新年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中国人从古就特别重视团聚,不是不懂的情调,不是不知附庸风雅,是平时太忙碌,所以结合天地人,设立了团圆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到家里边,在田地里工作的家人有机会品尝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
南方有个节叫尾牙,尾牙节这一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它是华夏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与中国人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发展到现在是年尾之际,老板设宴,以感谢员工们一年的辛勤劳动,开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这个节其实是告诉人们所有成就并非只是个人的努力和手段,同时间也有赏善罚恶的神明在身旁默默监视和扶助和身旁一直支持努力不弃的大家。
因此,人们应定时供奉和时时感激神明的庇佑,从而不骄不纵,以及服从为善施仁的社会规范。
03
中国人特别善于把自然的感受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当中。
比如说诗人要抒发悲慨的情感,是用一副自然的景象来描述什么叫“悲慨”,比如“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这些情绪都跟自然的景物有关,这就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对于艺术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欣赏画和诗词歌赋的意境,都是人和自然的融合,和西方美学不同。
中国的山水画之中,人是走入自然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不是站在自然外面睇视画中的对象,几乎每一种自然事物都是以人的情感或面貌出现,同时每一幅画当中也都有诗的意境在。
西方人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讲究透视、讲究远近效果、讲究立体感,但是看中国人的画,你要身临其境,融入其中,想象成画中的一个人物的时候,周围的那些东西都变得特别和谐灵动。比如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这都是同样的中国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美学之间的联系。
天地人神的世界
今日世界的现代文明,承袭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总是将人的起源归结于上帝造亚当,夏娃的故事。世界各处的名族都有各自的神话传说。
中国疆域广阔,各地造人传说也并不完全一致。
家住南方,直至父母那一辈还依旧能听着长辈的讲古,茶余饭后,闲来无事便会饮茶讲古,“盘古开天”便是从母亲口中得知,虽主题一致,故事内容却相差甚远。
影响最深远的是从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的两个传说: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
在没有天地以前宇宙是一团混沌,然后混沌的形状就如一个巨大的圆卵,圆卵突然裂开,其中坐了一个盘古,他举手将轻清的空气往上推,成为天空,将重浊的物质往下压,就成了地面。然后盘古的骨骼成为山岭,血脉成为河流,毛发成为草木,于是世界出现了。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中国老庄说“无为有之母”,以及混沌是最原始的形态,与这个说法是互相符合的。
如此解释宇宙的起源,似乎比先有一个不知出自何处的上帝说来更具有哲学意味。
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盘古之后,女娲出现了,她不是上帝,而只是代表着女性和大地的力量。与她相对的,是上天和男性的力量。然后女娲这个角色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是宇宙的整顿者。所以女娲造人,她是人类的创造者;补天,是宇宙的整顿者。
中国人崇拜的是天和地,而不是有一个造物主用他来控制着所有人类的生命。
中国人讲究平衡。
“阴阳调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五行相生相克”,董仲舒构建的“天人感应论”,不仅天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天。
生活中,我们永远是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任何一面的过强或过弱,都会形成整体的不平衡,妨碍生存,导致灾难。
中国的神鬼传说
可能也是大家认为最有趣的一章。天地人神,鬼神从哪来?
真正能够给中国人的人格形成影响的东西,是大家口耳相传的、在民间所流传出来的这些东西。
第一类:关于天的故事。
最动人就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后羿为老百姓英勇射日,嫦娥宁愿为了丈夫吞药飞升奔月,在“广寒宫”忍受着永远的孤独,也要让整个世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人们一直相传是对他们的崇拜和纪念。
中国传统社会,男女的爱情非常含蓄,只有借这种故事,切切思语,才能表达彼此的感情,但中国人关于爱情的所有的故事当中都有一个父权的形象出现,且都是悲剧的爱情故事。
比如牛郎织女中的玉皇大帝,孟姜女哭长城的秦始皇,梁祝中的父权手段,甚至是花木兰后记的可汗……以上几段爱情故事,都是悲叹互相爱慕的男女因为外力的干涉而不得相聚。其中当然也隐藏着一般平民对于父权和君权的批判。
第二类:关于地的故事。
所有的老百姓在谈论这些为人民造福的这些英雄的时候,经常都要借助神力,到最后化身为一个巨大的动物,然后借助了神力才解决了这个巨大的困难和问题。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人们对于这些为老百姓造福的、兴修水利的人是非常怀念并且感恩的。
大禹治水,大禹化身大熊,最后疏通水流。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化身水牛打败作怪的龙王,修好了都江堰。
从开天辟地以至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看似复杂凌乱,却也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和褒贬。
很少老百姓会讨论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他们认可的是彼此对得起,人间必须有公道,人间必须有正义。
当代流行的“静坐,冥想”,就是将人间化内向为“修己”的历程,致力于自我提升。有内省克己盼望达到宁静平安的境界,这就是——神圣回归于生活,凡俗升华于神圣。
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
中国的“小康”“大同”之梦
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所谓天涯若比邻。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在都市生活中已经明白显示,却是比邻若天涯。
现代文明的改变非常迅速,可谓日新月异——我们可以抛弃过去,当然更不用顾及传统。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只在乎今日,而且家庭生活已经淡薄,人对于“身后”以及“子孙”这些问题,都可以不必在意。
于是,每个人的生活只顾着今天——既不必怀念过去,也不必关心未来。时间的延“线”,终于只成了当下的一“点”。
设想一个美好的人间,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这个文明的未来,究竟怎么样?
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经过几千年吸收,锤炼和消化,趋于全盘融合,互相呼应的状态。与西方现代文明面临的窘况相比,我们应有信念: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心态,或可匡补现代文明面临的缺失;两者融合,能够开发出一个真正的世界文明。
大年将至,疫情之下,心系家园,虽身未动,但心已远,这就是精神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