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活着》

我读《活着》

作者: 林一up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20:03 被阅读0次

     

我读《活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两天翻到从前记载的读书笔记,才发现余华先生和我之间,大概是有一种关于初秋的情结在作祟吧。

        去年九月份读的《许三观卖血记》,还有仍旧带着眼下九月气息的《活着》,诧异时光的年轮竟不知不觉又大了一圈,只是我早已忘记了上一次合上书的心情。

我读《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故事很短,福贵的一生却很长。

        年轻时,他嗜赌如命,是个活脱脱的荒唐少爷。输光了祖辈留下的家产,净身出户,成了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年老时,他目睹身边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他为伴。

        两个福贵在他们各自人生的尽头里,平静地等待着死亡,从容而洒脱。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我读《活着》

        也许是故事开始时,福贵“败家子”的形象过于荒诞,以至于我在读他这一生时都忍不住用痛惜和同情的目光来打量。

        我和普天下的读者一样,都盼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却在故事的发展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我看福贵也就多了一层又一层悲悯的气味。

        时代拉起了大大的帷幕,一个个人迎着聚光灯向他走来,却在短暂的停留后又一个个的离他而去,毫无预兆,甚至来不及给他任何有关正式的告别。

我读《活着》

        在那样的时代里,活着原本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父母相继离世,拉大炮时目睹战友惨死一片,儿子有庆因为县长夫人生孩子而死,女儿凤霞因为自己生孩子大出血而死,还有家珍、苦根和二喜,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只剩下他,硬生生托起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死亡的伴随下艰难地活着。

我读《活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生命最后的归宿也不过是归于平静。

        热热闹闹的来,安安静静的离开。或许恰恰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这位垂暮的老人多了一份虔诚。

        是啊!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那么福贵的一生该是窄如手掌的,也该是宽若天地的罢?

相关文章

  • 我读《活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两天翻到从前记载的读书笔记,才发现余华先生和我之间,大概是有一种关...

  • 我读《活着》。

    我们不应该标榜读书对于现在的你我是否真的有用,但我觉得闲暇无事的时候你总得做些什么,比如看书。最近读完了两本书,陈...

  • 我读《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 我第一次了解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朋友...

  • 我读《活着》

    《活着》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写法,亲切、自然、真实地再现了福贵和他一家人所经历的诸多不幸和充满血泪辛酸的故事。...

  • 我与《活着》——读《活着》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 谈起我与《活着》的渊源,得先从电影《活着》讲起...

  • 深夜跪读《活着》,我活着

    凌晨12:35,端着困意撸完余华的《活着》,却睡意全无。我是胸口闷疼着看完《活着》的,胸口闷疼着在脑海中放映这一部...

  • 我读《活着》(二)

    一口气读完了《活着》。一边读一边叹息一边忍不住流泪——为主人公命运的多舛和那个多事的年代深深地叹息;从那个年代坚强...

  • 我要活着,我不想死|读《活着》

    最近要忙的事情颇多,我本打算待闲下来之后再写《活着》的读后感。但刚才趴在桌子上打算补会儿觉时,脑子里却胡思乱想了起...

  • 只有卖血,才能换来美好的生活吗?

    自从读了余华的《活着》,我就一直想读一读《许三观卖血记》。读《活着》的时候,也许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到了现在,《活着...

  • 读后感://活着的最美姿态

    --------我读余华的《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s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