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一生心跳有8亿次”,“动物不论种类和大小,在其有限的寿命中,心跳次数基本上都在15亿次左右” ,“所有哺乳动物的心跳次数都近乎十亿次,只不过老鼠用了750天,大象用了75年”……类似这样的说法,网上就能找到不少,它们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动物一辈子的心跳数总是差不多”。
然而,这心跳数字一会儿一变,还有没有点准谱?还真没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可能确实有些规律,但这规律可远没有准到可以用“8亿”或是“10亿”去总结。
相同的心跳?规律远没那么准
个头大小、寿命千差万别的动物们会有相似的心跳总数吗?需要承认的是,至少在哺乳动物里面,确实有研究发现过类似的规律,但实际上数字远没有那么准。
比如说,1997年的一篇论文就对多种哺乳动物的心跳数据进行过分析,其中包括猫狗、猴子、大象、鲸等等。结果发现,虽然这些动物的寿命之间可以相差到40倍之多,但它们一生中平均的心跳总数却大约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7.3±5.6×108,也就是说,平均值是7.3亿)。
从数据上就能看出,这最多只能说是同一个数量级上的规律。而且在下结论之前,我们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还有很多种动物的心跳数没有统计在其中;第二,测量野生动物的心跳并不容易,研究者们能测到的个体不多,而且有时候还只能在五花大绑或是麻醉的条件下测量,这样估算的心跳总数准不准也不好说。这样看来,至少用一个确数(无论这个数是多少)来总结动物一生的心跳肯定是不靠谱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在这里可是被排除在外的“异类”。现在全球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有70岁以上,不少地方人们的预期寿命还超过了80岁,如此算来,人类一生的心跳总数预期值可以达到30亿次,这个数字比起其他常见哺乳动物的心跳-寿命拟合曲线要偏离出去很多。看起来,这得感谢科技和医疗的进步。
心跳的规律是怎么来的?
一般来说,个头小的哺乳动物心跳快、寿命短,而个头大的动物则心跳更慢、寿命更长。老鼠的小心脏以每分钟600~700次的速度奔腾,而大象和鲸体内的心脏则以每分钟30多次的频率慢条斯理地跳着。对这种现象的一个常见解释是,小个头的动物相对表面积大,热量散失更厉害,所以为了保持体温稳定,就需要更高的代谢率,而高心跳就是高代谢率的伴随产物。但是这也不绝对,比如啮齿类里著名的“奇葩”裸滨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它们个头不大,体重也才几十克,但心跳却比老鼠们慢得多(每分钟才200多次),寿命也长得出奇(裸滨鼠能活二三十岁,这是实验室小鼠寿命的十倍)。
那么“奔腾的心”为什么和较短的寿命联系了起来?研究认为,加快的心跳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心脏功能的因素,比如说舒张期缩短会减少心肌的供血,动物实验还发现加快的心跳加剧了动脉硬化、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心跳快慢可能就是通过影响心脏健康从而和寿命产生了关联。
减慢心跳,能让人长寿吗?
当然,在“动物冷知识”之外,我们还是更关心这些数据和人类的关系。要让心跳慢一些,是不是能更加长寿?
人类的心跳总数超出了其他哺乳动物一大截,不过在人身上,研究者们确实也观察到了心跳和寿命的相关性。从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来看,心跳慢(在正常范围内偏慢)的人似乎确实寿命更长些。在排除掉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之后,较快的静息心率(比如安静时心率每分钟90次以上)依然被视为一个独立的风险因素。
那为让心脏健康工作更久,人们是不是要赶紧吃点减慢心率的药物了?这可不一定。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身上,控制心率的好处是比较明确的。他们的心脏已经生病了,较慢的心跳可以让心脏“减负”,同时更长的舒张期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而在那些还没有患上心脏病的人身上,进行减慢心跳的“预防治疗”是不是真有好处就不好说了。
不过,你至少可以去运动——运动时心跳加快,但坚持锻炼则会减慢静息心率,而且运动对改善健康的作用非常靠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