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春暖花开,王阳明正在前往龙场的路上(车马声)】
随从1:先生,看,路旁的花都开了,还和往年一样,要是把这个时节放在京城里,这些花还要更美些哩,有红的,白的,嘿嘿。可是,今年……哎哟,贵州龙场可不是个好地方,听说那里落后的很呢!
随从2:哎,他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先生,我们当然是没法埋怨您的,但是,您这样做,实在是不值得呀。没钱,被贬,身体还受了伤(掰着指头数),真是不明白。
阳明:和我一起来,也确实难为你们了。可是,不瞒你们说,我自己倒也没完全明白为何要如此做,没钱,被贬,我都不怕……(自言自语:为了道义吗?可是,如此,真的离圣贤更近吗?就此一死了之,我的价值,仅在于此吗?到底怎样做才是朝向圣贤?)
随从1:先生,你在说什么呀?(小声:不担心没钱?到那里可怎么活呀?我可得替你担心着。)
阳明:没什么,没什么。
场景:到达贵州龙场,一片深山,树木茂盛【在路上碰到几个当地人,他们并不友好,也根本无法沟通】
随从1:他们说的什么呀?根本沟通不了。先生,他们说的时候也没说这里这样啊。什么基础都没有,房子还得自己搭吧。
随从2:别说话了,既然什么都没有,那就去帮忙啊!先生,等一下,我来帮您搭,您的伤还没完全好……
随从1:(声音变大)你还不让我说?看看这里有多少虫子,看着一多半还有毒。在深山老林中,我真怕那里潜伏的是头老虎,李二已经病了,现在,还躺在车里起不来……
随从2:(打断)先生,你真的打算睡在这石棺中啊?不能啊,这里晚上凉,而且,这……也是不合适的。
阳明:没关系,让我睡在这里吧。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想明白,在这个问题没想明白之前,我是不会离开的,我真的需要安静的想想。
【3个人搭房子的场景】
【PPT:几天后,与先生一起来龙场的人中,有的随从病倒了,有的人情绪接近抑郁。】
阳明:大家都振作起来呀!吃饭啦,今天的饭应该还不错,看起来,我没有烧糊,哈哈哈哈!
随从1(随意躺着,或者坐着):哦,知道了
随从2:谢谢
阳明:振作起来啊(作者感叹:别emo啊!),今天早上,我刚编了新的乐曲,我个人听着感觉是很不错的,不过原来我也没试过,不如你们听一听啊,来来来,都凑过来,声音有点小,要是听不到,我可不负责,我可不经常唱歌的啊。
随从1和随从2:来了,来了(懒散)
【演奏一段后】
随从2:哇,先生。你演奏的真好听,这么多年,我都没发现你还有音乐天赋。先生,先生,再来一段吧。
随从1:真好听……我头一次发现,鸟鸣和先生唱的还挺和谐,并不是天天叽叽喳喳的惹人烦,日夜不停的叫。
阳明:是吗?那证明我还挺有这方面的天赋,我可以继续去试试,你们也可以自己试试啊,找点儿事做,动起来呀。
随从:嗯(纷纷离开)
【随从走后,天色晚,独自思考】
阳明:(自言自语)这已经是我所有可以做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知道我可以如此做,可是,还能怎么做?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一遍比一遍声音大)
【此时,台下可有声音与阳明对话】
声音:你是如何走到今日?又是什么指引着你如此来做?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又怎能如此选择?如果圣人遇到绝境,他们又该怎么办 ?你是如何走到今日……
阳明:我的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是我的心指引着我如此来做,不需要书告知于我,因为圣人也是第一个做出选择的人。不需要圣人告诉我,我的心告诉我如此做便是正确的,便是所有我能做的,之前也是如此,只是我没有意识到。吾性自足!原来这就是道路,原来这就是我这么做的价值和意义,上疏,向学,成为圣贤,皆由我心!吾性自足!
【和声:不同声音读出"吾性自足"】
阳明:孔夫子曾说,好像又确实是这个道理,孟夫子又是否确实是这个意思?好像……皆相吻合。这个道理真是明了,为何我原来却没有明白呢?(灯渐暗)
【PPT:相处一段时间后,阳明与当地人日渐亲狎,当地人认为地洞太过潮湿,帮助阳明建了君子亭,玩易窝等来居住】
【PPT:先生悟道后,一日提学】
【背景:房院内】
席书:先生,请问朱子和陆九渊的学说有什么异同?
阳明:朱子,陆九渊各有得,失,但是,在这之上,我却还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所能做的就是知行合一,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心去做,而这里的心是经过修炼,省察的心,两者不可隔断。
席书:先生,这是否是站在陆九渊的基础上来说?真是如此吗?圣人之学,只是知行合一足以?
阳明:是否真是如此,你再去想想罢。
【PPT:第2日】
席书:先生,对这里我依旧有些不太明白。
阳明:你瞧,怎能不是心即理呢?孔子曾说过"吾欲人斯仁致矣",这不正是对照了"心即理"?当想擦亮自己的心去做时,"仁"就到了,生活中也正是这个道理,当想要去做时,不顾形式,总是能做到的。而真知后,便自然而然行出来,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没有行出,那只是没有真知。
席书:好像正是如此,可是……
阳明:孟子也曾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也就证明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能随时按心去做,那就可以成为尧舜。只是有的人没有做到,就没有成为圣人。只要如此做,就是成为的过程。
席书:先生,我理解了!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只要求之本性,擦亮心,就已经朝向了圣人!
【PPT:在这之后,席书修葺书院,带着贵阳诸生拜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