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脑脊液 | 基础概念

脑脊液 | 基础概念

作者: fatlady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8:44 被阅读23次

    参考资料:基础概念来自百度百科。
    Reiber H, Peter J B. Cerebrospinal fluid analysis: disease-related data patterns and evaluation programs[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1, 184(2): 101-122.

    00 脑炎vs.脑膜炎

    脑炎和脑膜炎都是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脑炎是指脑实质的炎症,脑膜炎是指脑膜的炎症。两种病症的症状不同,脑膜炎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疼、呕吐,脑炎则会出现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01 脑脊液是什么?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大部分是血浆的一种超滤液(其中80%的蛋白来自血液,CNS特有蛋白仅占1%),但也有脉络丛主动分泌的成分。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

    在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在脑脊液与脑之间存在着机械性与渗透性屏障,分别称为血液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比重为1.005,总量为130~150ml。平均每日产生量为524ml。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地使脑的重量作用减少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大脑内部的特殊血管产生,由特殊的静脉支管重新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为诊断神经系统的疾病,常取脑脊液作检验。

    脑脊液的作用: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在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方面,起着身体其它部位淋巴液所起的作用。

    02 脑脊液里的细胞

    脑脊液的检查:成人正常白细胞数在0.01×109个/L以下(早产儿及新生儿在0.03×109个/L以内),但多核白血球9不应超过5个,主要为小、中淋巴细胞。当脑膜有刺激性或炎性病变时,脑脊液的白血球计数即可增多。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时,有多核或单核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增高;各种脑部肿瘤特别是临近脑膜、脑室或恶性者,也有白血球的增多。

    使用特殊的脑脊液细胞离心沉淀器,将浓集于玻片上的细胞给以各种染色,还可细致观察到细胞的形态改变,大大提高了诊断效果,如嗜伊红细胞增高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提示脑脊液中有陈旧出血等。此外,还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细胞和寄生虫卵等,以及对细胞进行免疫功能的研究。

    03 脑脊液的生化指标

    蛋白

    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网膜下腔为150-400mg/L,新生儿为1g/L,早产儿可高达2g/L。

    • 蛋白增高多与细胞增多同时发生,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仅有蛋白增高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多,称为“蛋白—细胞分离”,多见于颅内及脊髓肿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甲亢、糖尿病和铅、汞等金属中毒等。

    正常含量为450-750mg/L,约为血糖值的1/2-2/3左右。

    • 糖量降低见于细菌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恶性脑肿瘤等,系因糖的酵解加速之故。
    • 糖量增高见于血糖含量增高(故应同时查血糖量核对)以及中枢系统病毒感染、脑外伤、后颅凹及Ⅲ脑室底部肿瘤和高热等,以上均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有关。

    氯化物

    正常含量为7.2-7.5g/L,较血液氯化物含量5.7-6.2g/L为高。

    • 在细菌性(特别是结核性)和霉菌性脑膜炎和血液氯化物含量有减少时(如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减少
    • 血液氯化物含量增高(如尿毒症、脱水等)时增高。

    04 脑脊液的检查方法

    细菌学检查

    对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时十分必要,包括细菌、霉菌涂片和培养,必要进还需动物接种,以查明致病菌,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测定。

    • 补体结合试验:对囊虫、肺吸虫、钩端螺旋体及病毒等感染有一定助诊价值
    • 免疫球蛋白:有IgG、IgA、IgM、IgD、IgE以及其它免疫球蛋白,其中以IgG浓度最高,IgM不易查得。如IgG增高和查得IgM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脱髓鞘性疾病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蛋白质电泳检查

    正常脑脊液蛋白电泳图的条区与血清电泳图相似,主要分为前白蛋白、白蛋白、α1、α2、β1、β2与γ球蛋白等,因使用电泳的方法不同而含量差异很大,也与脑脊液蛋白含量有关。

    • 脑脊液中蛋白量增高时,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可消失;
    • 白蛋白来自血清,分子量较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蛋白增高时,白蛋白也增高。
    • α1、α2球蛋白增加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性与退行性病变;γ球蛋白增高而总蛋白量正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梅毒,两者同时增高时则见于慢性炎症和脑实质恶性肿瘤,也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关。寡克隆区带(oligoclone)是指在γ球蛋白区带中出现的一个不连续的、一般在外周血不能见到的区带,是神经系统内部能合成IgG的标志,在95%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比IgG的增加发生早,有重要的助诊价值,但阳性也可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炎、浆液性脑膜炎中。

    酶学检查

    • 正常人由于血脑屏障完整,脑脊液内酶浓度比血清内酶浓度低;当颅脑损伤,颅内肿瘤或脑缺氧时,血脑屏障破坏,细胞膜通透性也有改变,使脑脊液内酶量增加,且不受蛋白总量、糖含量及细胞数的影响;主要与脑细胞坏死程度和细胞膜的损害程度有关。
    • 常用的有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已糖异构酶和溶菌酶等;其中,乳酸脱氢酶在恶性肿瘤和细菌性脑膜炎时要较良性肿瘤和病毒性脑膜炎增高明显,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也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溶菌酶的变化与蛋白、糖、白细胞尤其中性粒细胞的关系密切,在化脓性,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含量分别不同,且不受药物治疗影响,因此,对鉴别和判断脑膜炎的性质有较大价值。

    显微镜检查

    • 细胞计数及分类: 脑脊液中正常无红细胞,仅有少数白细胞(淋巴细胞).
      正常值:成人:(0--5)×106/L
      儿童:(0--15)×106/L
    • 临床意义
      化脑:细胞数可达1000×106/L,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结脑:细胞数<500×106/L,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同时存在为特征。
      病脑:细胞数 几十×106/L, 以淋巴细胞为主。
      脑膜白血病:幼稚细胞 。

    05 CSF检测指标

    文献中将其针对CSF的分析分为3部分
    1. Emergency program
    total protein, cell count, visual inspection for hemorrhage, lactate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cell count with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
    2. Basic program

    一般医院都会做这些检查

    3. Extended program
    根据不同疾病类型进行进一步检测,比如罹患AD,则可以检测Aβ42,t-tau, p-tau等;如怀疑为脑炎,则可以通过PCR鉴定相应病原体。

    针对疾病做进一步检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脑脊液 | 基础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y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