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 2018/11/23
9.
深入、系统的学习一门知识,当做立身之本,这当然必要。如果在一个变化不大的环境里,这样做也就够了。你可以顺着一门知识或者手艺的金字塔,逐渐向顶部攀登。但问题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样的社会。技术飞速进步,社会要素在眼花缭乱地重组,没有任何领域还是一篇桃花源,可以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下去。
新的机会永远出现在边缘地带、夹缝地带和混合地带。
王烁打过一个特别好的比喻,他说,过去的学者,是知识的农耕民族。自己有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时代,逼得我们必须成为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像哪里迁徙。随着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知识的原野上,用旺盛的好奇心,四处奔跑。
他还提出了一个叫“另类二八定律”,就是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掌握一个新领域百分之八十的知识。
要想用好这种游牧民族式的学习方式,有三个最核心的认知:
第一,不要迷信什么系统学习。能系统学习当然好。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往往还没有凝结成公认的系统,比如,什么是新零售,怎样用区块链技术创业,人脑是怎么运作的?这些问题价值极大,但即使是这个领域最前沿的人,也是在摸索之中,哪有什么系统的知识交给你。那难道就不学习了嘛?胡适先生说得好,说什么真力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第二,不要迷信什么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万能钥匙。自我是多重的,环境是变化的,社会是多元的,依靠单一的策略,那简直就是取败之道。要允许自相矛盾的原则在自己脑子里共存。要允许现实世界给你的反馈帮助泥迭代。
第三,不要迷信输入。就像是得到app里学习,如果一个课程,你只是听了,只是把自己浸泡在信息流里,是没有用的,转眼就忘。重要的不是信息输入,而是输出,是行动,是根据自己当下的问题去不断试错。
---《做知识的游牧民族》
@@@
在学校里的学习更多的是系统化的学习,因为这时候有大量的时间,也没有近在眼前的目标,无非就是应对几个考试;
可是到了社会上就不一样了,我们迅速抓到一个科目的重点,并且还要用到工作当中,这种时候的学习,是对我们自身有要求的,有限的时间、摆在眼前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我们用20的时间学习80的知识。
举例来说,学生和职场中学习编程有什么区别?
对大学教育有基本认识的都知道,学习编程需要大量的硬件、软件知识,我们要花费四年甚至是更多时间学习这些相关知识;
而在工作当中呢?
你想要编一个小游戏、想要制作一个网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直接奔着这个目标,直接看需要哪门语言、需要什么要求,直接上手就做了;更甚至是直接找到模板,复制一份代码来达成你这个游戏或网站的目标,然后再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再去学习相关知识。
既然你已经进入社会,怎么还能用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呢?
@@@
重要的不是输入,而是输出,而是行动。
把自己浸泡在知识的洪流里是没有用的。任何道理、知识,不在于看过多少遍,不多深的理解,不在于你可以讲的多么好听,最重要的一点:践行。
只有行动,并且持续的行动,才会引发真正有意义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道理懂很多,却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思考我自己读了不少书,道理懂不少,可为什么现实中自身没有多少变化呢?
你懂多少不重要,你做了多少才重要!
###
进一步思考:
什么样的输出才算是有价值的输出?有效果的输出?
①琐碎的笔记,肯定不算是有效果的输出。????????
这里摘一笔,那里摘一条,这只是一个个的“点”。
②琐碎的笔记,进行加工,添加上自己的理解。
43.
管好自己就行了,想办法做正确的事,这个最重要;然后再想办法找找正确的方式.....
哪怕做事的方式错了也无所谓,那毕竟是可以修正的;哪怕效率低下一点也可以接受,毕竟只要做了就有积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做正确的事。
你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不要去岔路。
你要做正确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