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近在咫尺的迷雾,人生依旧茫然而不知所措。
我知道,就在离我不远处,有一个等待安慰的灵魂,我为自己找了各种借口。
结束一天的工作,我照例钻进图书室读《相约星期二》。
有人说:“人最好趁身心尚年轻时候去世,当然,时间要越晚越好。”
“假如我死了,你会不会伤心?”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这样问你,你可能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如果你身边熟悉的老朋友这样问你,你大概会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词。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愿意去谈论死亡,甚至会故意避开关于死亡的话题。人类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对于普通人而言,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再也不会看到这个世界的未来?再也没有机会向自己的亲人表达爱意?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没有办法再增长的智慧?还是不用再忍受的痛苦?
有生就有死,死亡也是生的一部分。就像一片树叶的一生,春天长出嫩芽,夏天绿意盎然,秋天变成金黄,冬天叶落归根。我们人类的生命历程也是如此。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够勇敢。面对死亡,我们回避,我们逃避,甚至不去正视自己的内心。
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生命,但是人的生命值又不尽相同。
看起来,莫里教授像是为数不多的把人生活得明白的人,他在享受死亡的过程。
关于如何为生命注入意义,莫里教授给出了如下答案: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你周围的人群,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