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静写读书笔记
24个灵魂,共享身体

24个灵魂,共享身体

作者: 小大祭司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9:48 被阅读1次

    看完纪实小说《24个比利》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居然是心疼,替一个重罪罪犯感到不公和失望,他大概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做被“温柔以待”,连一视同仁的时间--给所有人统一分配一天24小时的时间--都对他格外吝啬。

    主人公比利拥有24个人格,不到20岁就因抢劫和强奸获罪,被捕后医生检查出他的精神疾病,法院一审认定比利因精神分裂症无法承担罪责,无须入狱。但公众不愿接纳一名有重罪前科的精神病人重回社会,政界和媒体首当其冲不断施压,法院判决不允许比利接受正规治疗,而是长期将他安置在监狱般的精神健康控制中心。被迫接受不科学的电击疗法和镇静剂服用,比利初步融合的人格再次分裂,病情反复,身心俱疲。

    政客和媒体号称代表公众利益,为了公众利益控制罪犯原本名正言顺,但他们未必了解比利的情况就做指控,以便占据主动权;即便深入了解了实情,大概率也是选择捍卫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而比利作为被牺牲掉的那个,倾其一生都在为别人的利益和错误买单。

    为家庭成员的错误买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最强调童年影响,可是对于比利,可能童年始终结没有束,噩梦从不曾醒来。母亲放荡、生父早亡、继父对他实施虐待和鸡奸(继父唯独针对比利,对他的哥哥和姐妹都没有暴虐行为),任何一项拿出来,对于小朋友都是致命打击。小孩子力量微博,无处可逃,也没有庇护,只能在继父的威胁下忍辱生存。

    他自保的方式是,想象有人保护自己,想象自己不是比利。这样,总可以不被欺负了吧。

    这是唯一能支撑他生存下去的办法。

    接二连三,各个不同人格如细胞分裂般被创造出来。他们性格、国籍、语言、口音、能力迥异,有体格强健的斯拉夫人里根,有机智多谋的英国绅士阿瑟,也有脆弱的未成年人和性格偏激的小混混。24个人,拥挤在一个身体里面,分享荣枯、时间和生命。

    有了这些人陪伴,比利可以在遇到不想面对的事情的时候选择睡去,由其他人格出面处理。可见人类的求生欲很神奇很强大:通过创造更多的人—即便是假人,保护自己、帮自己合理化那些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就像台湾早逝的作家林奕含所说,我必须爱上自己的老师,不然如何面对被老师强奸的事实呢。

    林奕含也饱受精神疾病困扰。

    为了不全线崩溃、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生病。讽刺又心酸。

    为其他人格买单

    23个其他人虽然只存在于比利的脑海中,但一经产生,他们主导身体之后的所作所为,便不再由比利控制,比利甚至不知情。为了防止有自杀倾向的比利走上绝路,其他人格让比利长期处在睡眠状态,每次醒来,他都不知今是何世,因此失落了很多时间。他并不知道,或者说,不记得自己曾经抢劫和强奸。

    案发之时,比利处在人格管理混乱的时期,人格更替频繁,前一个人为了钱财劫持了受害人,下一个人出现时却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跟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女生在一起,最后比利体内的女同性恋人格出现,想要获得拥抱和爱,随即衍生为强奸行为。

    法理上,比利罪行坐实,证据齐全;病理上,他无法知晓和控制其他人的行为,并不是罪行的始作俑者或帮凶;身体和精神上,他要承担最终的恶果。

    或许每个人格都或多或少反映了比利的潜意识以及他期望的自己,但是很遗憾,他没有机会学习被爱和爱,更无法把这些赋予身体里的其他人。

    为熟悉的陌生人买单

    比利长得帅,率性善良,有绘画天赋,又因情况特殊而自带忧郁感,是很讨女孩子喜欢的类型。他曾与一个叫谭达的女孩子结婚,谭达义无反顾出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不便。在作者笔下,婚礼的场景及当时比利的处境是这样的:

    “参加人只有牧师、认证法院的一名职员(送来结婚许可证),以及我本人……根据俄亥俄州的法律,配偶并无探视权,除非比利转移到管制不太严格的医院或是一般精神病医院,否则这对新婚夫妇不可能单独相处。”

    我觉得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落寞的仪式了:家人、朋友、答应出席的主治医生、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人,无一参加婚礼。但好在他有了妻子陪伴,说明还有姑娘勇敢在爱。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或许还值得相信。

    然而新婚不到两个月,猝不及防地,谭达给比利留下一封信,取走了他们共同账户里的钱,开走了比利的汽车。她说自己知道偷偷溜走是不对的,但她已无法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

    比利未曾怨恨,但不可避免感到心碎。

    无关对错,谭达追求轻松一点的生活何错之有。可是必然要有人留下来买单。

    2014年,比利死于癌症。生前致力于维护儿童权益、为反对虐待儿童积极奔走。命运的霸道条款就是这样:一生再不公平,也不会因此得到额外补偿。

    关于多重人格的一些事实

    1.在患者看来,其他人格都是人(people),而非人格(personality);

    2.跟外界交流时,每个人格都不愿意谈论自己,更愿意谈论其他人格;

    3.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人格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知道对方做什么;

    4.医生必须相信多重人格这一疾病的真是存在(而不是人为患者在假装)才有可能治好;

    5.对医生来说,治疗这类患者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体力和耐心,要忍受病情反复;

    6.人格比较多的情况下,比如比利的案子,会需要有一个人管理和统筹安排对外活动,他可以把不受欢迎的人格拉进黑名单,不让他们出现;

    7.治疗前,比利不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丢失了很多时间,小时候他甚至以为所有人都这样,因为常听大人感叹“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个灵魂,共享身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an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