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519]
。。ISBN: 9787208176065
。。内容简介。。
让•鲍德里亚是世界知名的后现代理论家。但在访谈者和听众面前,他又成了一位优秀的演说家,饱含热情与哲思地分享自己关于理论、现实、人生的看法。本书首次收录了涵盖他整个职业生涯的25篇访谈,时间横跨了从1968年到2008年这40年。这些访谈的主题广泛,既涉及《消费社会》《致命策略》《论诱惑》《拟像与仿真》等主要作品,也涉及他的学术生涯、美国之旅、摄影实践等丰富人生经历,更涉及他对恐怖主义等当代话题的回应。我们不仅能在本书中一窥这位学者思想生涯的全貌,亦能与这样一位真挚而深刻的老友对话。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和期刊中的访谈,可能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生动的鲍德里亚思想录。
。。作者简介。。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后现代社会思想大师,曾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牧师。作为最先进的媒介和社会理论家,他也被法国学界推崇为新的麦克卢汉。从1988年起,鲍德里亚在英美学界获得广泛赞誉。其主要代表著作包括《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等。
译者 成家桢
复旦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联合培养哲学博士生,主要研究现当代法国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哲学。
。。短评。。
#
看得似懂非懂的一本访谈录,横跨社会学、哲学的思想性。知道鲍德里亚是因为《黑客帝国》,但他在1998年的访谈中却对此不以为意。生啃了几篇访谈后,逐渐摸到了他的一些理论基础:世界是一场彻底的幻觉,存在着一些规则,人们就是在试图逃避这场彻底的幻觉,让世界变得真实化、去结束幻觉(但无果);拟象,是一种对现实的象征性控制,但非实际的技术性控制……还在消化中,但确实能get为什么沃卓斯基兄弟(姐妹)“借鉴”他的思想了
#
译者翻译得很清晰,在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上也比较符合鲍德里亚的原意,这本书最好的一点是能够以历时的顺序梳理鲍德里亚理论重心的转移。
#
鲍德里亚法文访谈集,收入不少常见的访谈名篇,尤其是《黑客帝国》。在25篇访谈碎片拼出的40年中,能一窥这位后现代老人背后亲近的一面——在废墟之中存在的独立、顽强、豁达。
#
正是因为诱惑对表达形式具有优先性的名义,我们才决定将以下文本汇集起来,以组成这部书——这些文本从其源头上说都属于口头的东西。几十年前,盎格鲁-撒克逊读者就有了按他们的想法汇编起来的大量访谈、对话和采访;然而,尽管他们对此是感兴趣的,并且他们的人数正越来越多,这些人却没能接触到鲍德里亚的法语作品,这一点似乎有些奇怪。然而,对于思想家来说,诱惑的语言首先是法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开始只限于收集以法语记录、出版的文本是更可取的,尽管这不利于那些首先通过英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等方式认识鲍德里亚作品的人。鲍德里亚不惧怕通过法语以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是,让发生在陌生语言中的交流接受翻译处理,这对于一名法语作者来说似乎应当是之后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将会在这卷书里看到大量法语文本,它们展现了鲍德里亚和记者、大学教师、作家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对话者关于鲍德里亚公共生涯中关键要素的对话。同他们一起,悬挂在鲍德里亚理论工作重要一面之上的幕布才得以揭开——我们希望这一面后面还跟着许多其他的方面,因为,正如我们将会在浏览收录于此的文本时看到的一样,这些材料既丰富又鲜活。一旦鲍德里亚在言说的时候思考,一如他在写作的时候思考(即是说,在书写的动作本身中),我们实际上就不会惊讶于在此发现了那么多惊人的概述、灵光一现的观念、闪耀动人的表达,这都是在别处看不到的。闻所未闻的不仅仅是它们的表述,还有它们的内容本身——那些观念和视野是在谈话中随性展开的,而谈话又往往是应时而生的,无论它是涉及了报纸新闻,还是作者作品本身的现实性。除了重新发现鲍德里亚所带来的愉悦,我们在本书中读到的文本也提供了以不同方式,在不同语境下,或面对着新颖问题和疑问的情况下发现的鲍德里亚为我们带来的愉悦。
没有玛丽娜·鲍德里亚(Marine Baudrillard )的意愿与支持,没有《冷记忆》的保障,没有在马克·纪尧姆(Marc Guillaume)的主持下联系起来的让·鲍德里亚的朋友们,这部书的构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构想也需要大量录入文稿、数字化和校对方面的工作,而这由法国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团队热情且迅速地完成了。显然,它最终也得益于理查·G. 史密斯(Richard G.Smith)的帮助,他是斯旺西大学的教授,也是近期在爱丁堡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卷鲍德里亚访谈录的主编之一。他非常愿意提供自己所拥有的一套完整的鲍德里亚法语访谈的影印本,这让这卷书的编写工作变得更加迅速和简单了。不过,这卷书所选择的文本仅仅是法国大学出版社和玛丽娜·鲍德里亚之间协商的结果——文本的挑选所根据的原则不同于英语出版社之前的挑选原则:对于尽量删除冗余,我们是小心翼翼的。这卷书并没有按照研究鲍德里亚作品的博学专家的想法来构思,而是按照一切将其思想视作依然鲜活生动的人的想法来构思的。最重要的是让人理解收录于此的大量访谈中出现的想法的新颖之处,而不是试图满足大学编目工作所要求的完整性标准——鲍德里亚也害怕这一做法。因此,我们不应违背他的意愿而为研究者搭建一种档案,无论这样一项事业的好处出于其他理由会是什么。对这一规则的唯一触犯,就是目下的这篇前言,它给自己的唯一辩解,就是它远不止具有简明扼要的特征,还有强调这一事实的必要性:这次出版要归功于上文提及的所有人。此外,我们在以下书页中听到的只是鲍德里亚本人的嗓音,它只带有一种沉默的评论,而这一评论将在每个人的头脑里,与对其意图的发现相伴。这一嗓音是诱惑本身的嗓音,其颗粒感颇为厚重,且一直闪现着讽刺的灵光。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