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友问我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我很高兴,毕竟出校园了二三年还能对读书有兴趣是件不错的事。但同时我有些担忧,怕自己推荐错了书籍倒使他刚跨出的那步退了回去。
“推荐”这种方式很奇妙。你推荐了某个东西给别人,牺牲了很多吐沫来说明他的好,有的甚至是满腔热血地,但一旦对方没有心意“接受”,敷衍地回应几句,你一下子就感觉热脸贴到冷屁股,心脏拔凉拔凉的。
于是,我搞了点小聪明。我列了张表,写好了书名,又做了分类,告诉他这些书籍都可以,你看哪个你感兴趣就选哪个吧。
对方反响很好,因为这不仅能看出我的用心,更是给他留了空间让自己选择。
我本意不是想来倡议大家也这么做,相反,我的想法很不同。
我对大多数人的建议是:别读书(包括“二手知识”)。
在这个到处都是“知识付费”(也可以成为“二手知识付费”)的年代,提出“别读书”似乎不太合乎逻辑,但有人说“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这句话给了我勇气。
先谈谈知识付费的事吧。在我看来,你不是为知识而付费,二是为知识焦虑而付费。当所有的人告诉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升职加薪,只有知识才能完成你的理想,你会反思自己,我有多少知识呢?当你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达不到时,你会焦虑,会烦躁,会不顾一切地“吸收”知识,就这样吸啊吸啊,你最终发现其实学的没有什么卵用……
人难免会知识焦虑,因为达不到你的目标,但读书会是那一条最有效率、成功概率最大、最为快捷的路吗?我觉得未必。
读书的本质在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大部分都不明白这一点。如果你在职场中、在生活中本身就有一些经验需要从周边人学习,而你不去学习跑去读书,怕是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另外,读书在其他人看来会是一件“高大上”的事,但这种虚荣感,本质上也是毫无意义的。(当然,你要去拿去追女生,似乎有些意义)
当你觉得周边人经验不够或不够优秀而想去读书的时候,你读书就会有收获吗?我觉得也是未必。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是“乖孩子”。所谓的“乖孩子”,就是别人教他怎么做,他觉得有道理他就那么去做了。大部分人撞到墙了才知道这里有道墙,他们喜欢现实来教他们一些道理,而不是看起来“高高在上”的作者。这就有错吗?人各自活成各自的样子,如果每个人都有着标准的行为准则,有着通用的人生轨迹,那么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思呢?有人在自律中找到人生的意义,但也有人从安逸中明白一些道理。
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时期不超过两年,“真正意义上”是指把读书看成爱好。我看到很多人强迫自己读书,列了很多书单,但从来是“只买书,不看书”。如果只是把买书看成一种爱好,那倒也没有什么,但如果只是为了克服自己的知识焦虑而想坚持读书,我觉得大不可这样。
往深了说,我甚至怀疑所有的坚持。
你坚持,说明你不想做,而读书是种内化的行为,不需要坚持。
就想你渴了会倒水喝,饿了会找饭吃,一样的简单。
那么坚持的意义在哪呢?
我觉得,当你坚持一件事的时候,说明这件事不是目标,而是方法或手段。
也许当你找到了不需要坚持而想去做的事,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能量和光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