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旁,翰源书院。
窗前案几旁,端坐一人。他个子不大,二十来岁,额发用卡子拢起,眉清目秀;一袭飘逸的国服,儒雅端庄;纤声语似霍刚,阴柔美比娇娘。他时而专注读书,时而给人拿脉,像一朵百合花静静地开放,为书乡增色,为书院添香。
这位仙风道骨的美少年,是一位从医八载的中医,姓詹名薛缘,在宜草堂大药房工作,是书院的常客。一打听,竟是毕业于北京人文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工男, 自小酷爱中国文化,情钟佛老儒学,继而跨界拜师,学悬壶之功,览医派古籍,研中西医道命理,习吐纳导引之术,年纪轻轻竟成良医高手。
听他诊断,与他交谈,很快就被他犀利的目光、敏捷的才思和阳刚之气震到:谁说他“娘”?---活脱脱一个90后现代知青小伙儿啊!
每逢周二,是中医讲座。一般是请医院名老中医来讲,这次排他上阵,我不免捏把汗。
第一次课,是“命题作文”:讲饮食与中医。题目虽接地气,也太烟火气。能怎么讲?无非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之类吧。但因是他,我不相信,他会自甘落人巢臼?姑且听个开头,大不了拂袖而去。
课前。银幕上静静地躺着“食性药理”几个大字,除了水墨疏枝,再无背景雕饰,全文白底黑字,偶用红色,字体统一,排比对照,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淡雅、简洁、凝炼、明快,一如其人。
一开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寥寥数语从“药食同源”导入后,单刀直入,直捣黄龙:“阳、阴、热、寒、表、里、虚、实”,八个字,提纲挈领,道尽中医奥秘。眯眼细看,原来这八字四对,纵横交错之间错综复杂,是四维的思想,甩线性一维的西医几条街啊!
接下来,我惊掉下巴:如此复杂的理论,他用两个字洞穿——“能量”:看破八纲,无非是对人体能量的表述。
然后,他开始吊打我们的常识,就蔬菜、肉类、瓜果、调味品等日用食材及,通过“形色、季节、地处”,揭示其共性规律,令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如一柱冲天者必阳(别笑),近水而生者必阴,大棚蔬菜虽反季却难逃时令,空心、带籽……,最妙的是,动物头、腰、臀部的高度,决定其肉的阴阳属性。
谁不知道“食为天”?大街上有人问你:“每天吃啥?”你一定猜这人有病,避之唯恐不及;但经他指点:吃是摄取食物中原有的能量,煮熟、发酵、烹饪的本质是改变食材阴阳、寒热等性状……,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不得不一拍大腿:嗨,可不是嘛!我怎么没想到?
难得的是,他用新新人类的语言,将玄乎古远、令人望而却步的中医理论,讲得直白而又鲜活有趣,如“柿子表示不服”。
4. 处处体现辩证思维,对提问从不简单yes/no,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头头是道,自洽它洽,滴水不漏。
5.
6. 把古今中西医理融会贯通,对比西医,揭示中医高明之处:有机整体综合思维
詹 理工男转年轻的老中医 PPT简洁 凝炼 排比明快 医道高手
讲出了中西医之别,四维对二维,老人看小孩。
从食材中格物,从鲜蔬瓜果中探理
扑面而来的量子科技感
还有很多。总之,为儒雅的詹医生年轻有为点赞!为瀚源书院有这样的奇才怪杰庆幸!翰源书院不火也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