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摘抄~12

道德经摘抄~12

作者: 定能梦想成真 | 来源:发表于2021-05-22 23:19 被阅读0次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五色[1]令人目盲,

五音[2]令人耳聋,

五味[3]令人口爽[4],

驰骋畋猎[5],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6]。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7]。

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色彩,这里指多样色彩。

[2]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这里指多种声音。

[3]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指多种美味。

[4]爽:味觉失灵,或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有词。

[5]畋(tián)猎:打猎。

[6]行妨:指伤害操行,行为离开正轨。妨,妨害、伤害。

[7]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朴素的生活,不追求纵情于声色犬马的浮华生活。

译文

五色令人眼花缭乱,

五音令人耳朵失聪,

五味令人失去味觉,

纵情狩猎使人心狂野不羁,

稀世珍宝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名利和声色之娱。

所以远离浮华而选择简单知足的生活。

解读心得

1.本章中,老子主张减少欲望,返朴归真,抱真守一,顺道而行,保持内心的真元,为此,远离纵情声色犬马的浮华生活,而保持简单知足和自我真我的生活品质。唯有超越此“有”,才能达到上章所说的“无”之境界。

2.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仅追求物欲之享受,满足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足内心的虚荣,于是纵情,于是任性,为此脚步匆匆,忙碌不止。但最终也许得不偿失,生命中最该珍惜的是什么?恰恰不是物质和功名,而是内心的快乐、充实和幸福。

3.人生苦恼的根源就在于多欲,欲望不止,而且变本加厉。做到绝欲不可能,也没必要,但如果做到清心寡欲,就会获得生命的真正自由和快乐。

4.物欲不止,物质财富无尽,名利心不止,你纷我攘,唱罢即退场。如果耽于物欲和名利,则人生即无安宁之日,此心永远劳倦,不如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知止则止,过简单朴素而充实自在的生活。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很少,何必追求那么多?

5.其实,越是简单的,越是深刻的;越是朴素的,越是淳美的。那些圣人伟人们,追求的正是这种博爱众生,惠济苍生的人生,他们的个人生活也是简单而纯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摘抄~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qa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