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儿的发小妈妈见了一面,我们曾是邻居,她曾在菊花厂国内,海外工作很多年。从孩子四年级开始我们便没再见过,好不容易得知她的信息,她又离开了当时的地方,辗转至今,女儿目前可以预料的中考结果可能会和她儿子产生交集,所以今日联系了她。
她家奶奶带大的儿子小时候生过一场免疫系统的病后,她便辞职回家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了。因为学区房分到的小学,遇人不淑,几个科目的老师都让她瞧不上,便下定决心要离开我们原来的片区。
而她离开的第一站便是在我和女儿的帮助下实现的——去女儿学校考插班生。我帮她了解到插班生考试的范围,并给他们提供了女儿当时的教材和试卷。用她今天的话说,那是因为我们给他圈出了考试范围,也因为他们从小英语有过额外的学习,才能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打败那些美国,英国,香港回来的孩子,没有花额外的资金,进入了当年心仪的学校。
两年后,他们又因为和同班同学的未来规划不同步,差距大而选择离开,但是他们去到了一家更有创新能力的民营学校,在那里,孩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学毕业的孩子拥有了高中水平的英文能力,也由此顺利进入了那所为数不多还可以选拔生源的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深圳早已进入地段生管理阶段)。
现在同为初三的两娃,目前都拥有了相似的中考托底,9月份,他们或许又将进入同一所学校。
我问她,如果你知道七八年后我们是同样的结果,你还会如此折腾吗?
她为了孩子在不同的学校读书,一直是租房子,孩子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一直不停的漂泊。
她想了想,如果能够预知,肯定不折腾。但是折腾了,虽然殊途同归,但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结果重要,过程其实也重要!过程中,孩子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很欣慰,她是这样的观点,不然真是受伤啊!
这也让我看到,教育是一件特别滞后的事情,你在某个阶段做的事情,你特别介意它,也特别看重它,但它一定对吗?一定错吗?都不一定。或许那些你压根儿没有放在心上的作为才有可能是真正影响结果的那个部分,或者你根本找不到你究竟做对了什么,你的孩子变成了如此模样,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