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坏到极点的时候,会觉得周围一切都是错的,碰见的任何人都对不起自己,别人的无心成了故意找茬,别人的关心成了多管闲事。
状态好的时候则是这样,只听人声未见人面已笑三分,语气温和态度诚恳热情好客。
对比如此鲜明,不认识的真会以为这是两个人。
《自控力》告诉我,这是大脑里的前额灰质失效引起的,完全可以通过自控力训练得以恢复。
书中的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大脑前额灰质的作用。一个青年伐木工人,平时在同事眼里是性情温和、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积极进取。一次事故后,青年的前额被一颗钉子无情击穿。治疗后,经检查身体没有任何异样,他出院了。但身体健康不代表精神健康,青年的同事反应,出院后的青年脾气暴躁、消极怠工、爱惹事打架,好像变了个人。拒推测,那次意外很可能损坏了他的前额灰质,青年因此丧失了自控力。青年也不想变成这样,但生理受损他也没办法。
说说这次我状态不佳时的心理活动吧,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些警示。
同事要走了我之前借用的本来就属于他的type-c转接头,我就生起了闷气,“我这你用呢你就要走,一点儿都不顾及人。我手里的这根线还要充电,难不成我再找其他人借嘛,真是的,烦人!”明明自己在耍无赖,搞得好像是别人犯了错。
然后又想到前几天让别人帮忙注册几个账号,结果没几个人做。当时状态低落的我,禁不住埋怨,“所谓的好友也不过如此,一点儿小忙都不帮”。现在状态好转,发现其实这是好事,防止自己跌入消费交情的深渊。认真分析一下就明白了,1.有交情为什么一定要读你的广告?2.用交情来换广告,其实不划算,浪费了情谊更高贵的效用。3.想让别人点击,肯定要说明对别人有的好处,不然别人不仅不会买单,还可能因为广告将你拉黑,这段情谊也就丢了。4.每个产品只能吸引对其有用的人,有句话叫“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产品一样,只能吸引认可产品的人,其他人不转发也罢。将道理想的通透,既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别人。之后会写一篇《参与感》的读后感,分析下小米的营销之道,我觉得让别人帮忙分享其实也是一种营销,《参与感》或许会对我有所帮助。
坏情绪来了,不妨写出来,不仅发泄情绪,说不定还能悟出生活的真谛,一举两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