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深秋,刮着冷冰冰的朔风,肆虐的黄沙遮蔽了太阳,模糊了视线,冷茫了人的心,一只孤雁用力地煽动翅膀,努力向着心仪向往的南方飞去,在这只大鸟的心中,南是归宿,是天堂,是远离苦寒大漠的栖息地。
孤雁背负着漫漫黄沙,不经意地朝下看去,只见浩渺无边的茫茫大漠中,一个惊艳的女子坐在马背上,后面是一大队长长的兵马,他们正在由南向大漠的深处义无反顾地前行。女子竖抱着琵琶,左手轻轻地按弦,右手五指缓缓地弹奏出着一首凄婉的曲,那琴声饱含了深深的无奈、浓浓的乡愁,还有对前方丝丝的憧憬,声声惹人怜爱,音音催人泪下。
落雁同是天涯的独行者,同处在荒凉的漠北大漠,孤雁眼望绝世惊艳的女子,听着凄婉动听的琴声,那音色逸气横秋,旷而弥真,雁儿心儿如醉,忘记了煽动翅膀,扑落于大漠的平沙之上。
这,是千古绝唱“平沙落雁”,打动孤雁的美女子,便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昭君。女人美到这个程度,琴声弹拨到如此境界,竟将南飞的雁儿彻底诱惑,想不成为历史的永恒,都难。
漠北位于今天的蒙古大高原,海拔在1500米左右。南至戈壁,东到克鲁伦河,西以杭爱山与阿尔泰山一线。历史上的漠北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领地,是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大汉民族政权发动侵略的根据地。那里有一个湖,名曰贝加尔湖,誉称西伯利亚的眼睛,
落雁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却为何绝决地从中原出发,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出塞到匈奴把持的漠北?不要说西汉,今天的漂亮女子你给她金山银山,她也未必敢走进蛮荒的漠北高原。
《后汉书》记载的王昭君是这样的:
昭君字嫱,南郡(湖北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这句“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足以说明王昭君缘何出塞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宫廷里的生活对于成千上万的妃子来说,并非美好,而似地狱,她们在大好的青春年华中苦苦煎熬,企盼又朝一日能得到皇帝的临幸和宠幸,但是,这种希望微乎其微,如果碰上李隆基那样的混蛋皇帝,只宠爱一个女人,其他的妃子们只能在深宫大院中守着梳妆的铜镜,在岁月的折磨中慢慢老去,青春年华就在庭院深深的极度寂寞中慢慢枯萎凋零。妃子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宫女了。王昭君被选入宫做了宫女,她也像其他的宫女一样,顾影自怜,孤独度日,任时光在无聊中缓慢地流逝,一晃数年。
落雁如果女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尚且可以静静地憧憬好命运的降临,但是,现实却永远与理想状态有差距,宫中的女人们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栽赃陷害,闹大了,甚至会出人命。
这是人呆的地方吗?不是!
这是皇帝的乐土,女人的活坟。
王安石有诗“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道出了王昭君出塞的最直接原因。
入宫数年,见不到皇帝,王昭君生了悲怨,忽然有一天,汉元帝派人到后宫下旨,说北方匈奴王呼韩邪单于来和亲,有想去的报名。犹如樊笼中的宫女们争着抢着想出去,可是一听,要到遥远的漠北给匈奴王当老婆,都退却了。
我们猜测,当时的王昭君也是经过了残酷的思想斗争,不甘心做白头宫女才决定前往匈奴和亲的。
落雁与其孤独地终老一生,不如以一种神圣的方式走出去,王昭君这步算是走对了,不仅飞出了噩梦般的囚地,而且成就了千古流芳永留青史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自私的、并非那种怀揣着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理想的决定,却能起到救国救民、拯救众生的目的,一个小人物也因此可能演化成千古不朽的英雄形象。
像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原本是讽刺西班牙社会的骑士现象和骑士小说,却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骑士小说,成就了堂吉诃德这个“永远前进的形象”,也成就了自己大师的不朽地位。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事实上,真正的王昭君没有那么伟大,也未必那么身怀大义,在去往匈奴领地的路上,她一定是有悔不当初的想法,“平沙落雁”是艺术加工,但却反映了当时她那种心境的凄苦和迷茫,
落雁王昭君到了匈奴,嫁给了匈奴王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叫右日逐王。三年后,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一命呜呼,依照当地习俗,“父死,妻其后母”,王昭君应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昭君满心地不愿意,也许是文化冲突所致,她向朝廷上书,希望回到汉地终老,汉成帝下一敕令曰“从胡俗”,意思是说,你既然嫁到胡地,就别回来了,按照胡人的习俗办,嫁给你前夫的大儿子吧。
皇帝的旨意不可不遵,即使自己一万个不愿意,对于一个只身在胡地的女子,又能如何?
于是,王昭君嫁给了前夫的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生有二女,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后,复株累单于登天。
王昭君卒年不详,去世后被匈奴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背靠一座大青山,脚傍滚滚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出塞和亲,汉族与匈奴自此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她为民族和解作出了贡献,是和平女使者的象征,因此,她的故事能一代代地源远流长。
落雁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有这样的记载: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说的是汉元帝后宫的女人老鼻子了,皇帝一般不见真人,他命令画工给后宫的女人们画像,如果他喜欢画像上的女人,就召来,幸之。于是,妃子宫女们纷纷拿钱贿赂画工,惟有王昭君不肯做贿赂画工的肮脏勾当。有一天,匈奴王来到大汉和亲来了,画工提供给皇帝的恰是王昭君的画像,皇帝看着画上的女人像,这也太丑了!好,就她了,给匈奴当老婆去吧。等到匈奴带着王昭君将要出塞那天,皇帝召见王昭君,一瞅,哎呀,我了个去,王昭君和画上女子的长相简直是天壤之别,只见那昭君容貌娇美,体姿曼妙,身材魔鬼,绝对堪称后宫佳丽第一名。昭君举止娴雅,问她话,对答如流,咔咔的。皇帝肠子都悔青了,但是为时已晚,大汉已经跟人匈奴说好的事,岂能改变主意,于是,皇帝忍痛割爱,在泪光中送走了天下第一美人王昭君。痛定思痛,汉元帝一琢磨,不对呀,是王八犊子画工坑了我,让我失去了美人。于是,弃市杀了那个为昭君画像的画工(据说叫毛延寿),抄没其家产数万钱。
落雁所谓“弃市”,乃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曝尸街头之刑法也。
《西京杂记》为晋人所著,权威性远逊于《后汉书》,而在《后汉书》中,无此情节,因此,《西京杂记》中关于王昭君的描写被史学家认为是胡诌瞎白活,不靠谱。
后世的《汉宫秋》是元朝赫赫有名的马致远写的历史剧,全名叫《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其情节相似于《西京杂记》。我最喜欢剧本中下面的段落,堪称经典的唱词: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这段是汉元帝送走王昭君后,在路上和回到宫中的心境描写。看出来了,他是真后悔呀,可是,晚了。
后人还有一支《五更哀怨曲》,表达了王昭君身在三千里之外的满腔幽怨。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落雁是呀,“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王昭君的命运注定是孤独、漂泊、无奈、清苦,然而,她不知道,她孤苦的一生被永远记载在了中国的历史中,她若有灵,可含笑于远离故土的大漠深处、安静地长眠了。
女人,常常被人比喻是水,那么,王昭君则是水的最高境界的表现状态,她是遥远的蒙古高原上最纯美、最干净的一泓柔水,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地闪烁着一缕清亮的光,像一盏永恒不灭的明灯照耀在历史的天空。
落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