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非常广泛的知识,而课本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课本作为一个载体,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迁移,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迁移在语文教学中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先行组织,让学习者依据自己经验,自行选择学习策略,使学习者受到专业技巧、专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教材和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学习语文的窍门。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应努力促成正面迁移。
(一)增强学生的迁移意识
学生是否有迁移意识,直接决定迁移行为是否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了解迁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让学生知道影响迁移产生的一些因素,使学生平时注意这些因素,增强迁移意识,促进一切正迁移的产生,并自觉提高迁移能力”。如讲鲁迅的《祝福》一文时,当读到祭祀这一旧俗时,如果学生没有迁移的意识,根本不会将生活中的祭祀习俗迁移到阅读中,并进行比较,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祝福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作为祥林嫂悲剧的背景。
(二)重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实现迁移,必须有相关知识储备,心理学上说是认知结构,即:“认知结构是由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知识清晰性和稳固性高,则容易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三)注意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
根据桑代克的有关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与被迁移材料的题材、情感等方面要有着共同或相似的因素,否则迁移无法实现。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再阅读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无法实现迁移,因为不管是作家的国别、年代、时代背景、题材、风格,还是写作手法、表达方式都没有相似或相通之处。所以阅读材料本身共有的特征决定了迁移能否发生,教师在安排阅读材料时要精细挑选,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是促进迁移发生的关键。
(四)提高学生的概括联想能力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概括水平高,迁移过程较直接,迁移速度就快。所以,“着力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与表述的概括能力,就容易察觉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掌握新旧知识的共同特点,促使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其次,学生的联想能力对迁移也有影响,如果遇到新问题,不能让映象激活原有知识结构,迁移就无法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原理并把握原理的实质,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由“月”联想到“思念”,由“梅花”联想到“孤傲坚强”等。但是要防止死记硬背现象的发生,一些教师通常以考试为标准,以考试的考点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熟记经常考试的内容,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模式,从而造成负迁移。
(五)迁移方法的多样性
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就要善于教会学生一些迁移的方法,同时要避免方法单一,应该随着教学材料的变化而变化,如在阅读欣赏古典诗歌时,要善于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进行迁移,在迁移中比较异同,总结规律,提高对诗歌的阅读和赏析水平。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善于根据迁移,在具体语境中推理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总结一词多义的现象,要善于迁移词类活用现象,总结词类活用规律等。
语文是一门主要基础课程,是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形成是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语文教学要实现知识转化,必须迁移。语文教师唯有迁移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