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在特定的年纪,特定的情境下去细细的品读。
人生阅历不同,心境不同。现在的我读这本书觉得有点吃力,是我内心太过浅薄的缘故,还油然而生一种唐突了这本书的感觉。此时的我尚不太适合去细读、品读这本书,或许等个几年之后,重读会有另一番感受。
史铁生虽然身体残缺,但是精神和心灵却丰满健全,他用笔构建了一个思想的殿堂,他就宗教与人心,就爱情与性,就灵魂、精神和肉体,就生与死,就痛苦与信仰等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探讨,其深入和细致程度,直让人叹服。
我想就其中一两点以我目前的心境探讨一二。
首先,是活着,还是死去?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初次知道史铁生,是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上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当时只是为他的境遇惋惜。不曾想到,这篇文章里寥寥的几句话,曾为陷入人生迷茫和痛苦的我指明了人生方向。
当时年少时的我在遭遇到人生重大打击时,曾幼稚而认真的考虑过生死问题。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无意间重读这篇文章,彼时再读这几句话让我内心受到震动,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最后虽经历坎坷却也还算顺利度过了那个痛苦的人生阶段。
时过境迁,现在的我生活虽不富,但内心满足。每每想到那段时光,我由衷地感谢他,感谢他的凝结于文字的人生箴言带我走出人生的迷障。
现在每每看到年轻人自杀的新闻,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人生尚未开始就戛然而止了。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把死亡比作流向的终点大海,你还不曾领略生命沿途的风景,你还不曾经过人生的山山水水,你还不曾感受到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喜怒哀乐,你就终止了生命的流动,那不是很遗憾吗?
无论遇到什么人生的苦难和挫折,也不过是生命河流里被投下的石子,层层涟漪之后依旧恢复平静;即便是巨石横亘前行的路上,生命之水也会从石缝钻出去,所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当你痛苦了,失望了,不妨多想想这几句话,多看看这本书,你或许就能获取内心的平静和轻松。
第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在历史上让人们记住的不是有钱人,而是那些思想家。最近常常想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千千万万的亡魂让历史记住的不过寥寥。我这等平凡的灵魂缘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匆匆数十载之后什么都没留下,就如一粒尘土,一颗野草没人注意,没人记得。这样想着,便觉得这一生真是悲凉极了。
在《灵魂的重量》中,史铁生说,“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
我所理解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以一种客观的,亘古不变的规律运行着,我们只是偶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我们有幸在这个世界上走上一遭已是一种幸运。
他还说,“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那么就是说,生命就是一种客观现实,“意义”这个词是人对生命杜撰出来的一种表述,然而每个生命对意义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追求也千差万别。
在《好运设计》中,史铁生说,“即便已经知道了结局是无可转回的绝境,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即便人生最后的终点是死亡,你也可以让自己的这一生过得有意义。你若有某些天赋,你就可以利用这种能力在各种领域尽情地创作和演绎,比如绘画,比如音乐,比如写作;你若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一个生命,你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创造你生命中自己的美好与精彩;以何种方式度过这一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是否实现了灵魂的平和与自由。我想,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吧。
这是一本关于探讨人生意义的一本书,深邃而沉重。这本书适合一遍一遍的研读,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阅历,感受都不不一样。许我若干年后再重读一遍,去体会新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