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书同时看
经过自我观察,我发现如果自己很长时间只看一本书,很容易疲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每天会同时阅读5本书,几本书换来换去地看,而且每本书只阅读一章,如果一章内容阅读完了还意犹未尽,也停住,不再继续阅读了,这样第二天还有阅读的兴致。
按照这个节奏,一周能读完大概3-5本书,一年能读完130本左右。
保持正念
手机是阅读最大的干扰,如果一边看书,一边用手机聊天,阅读效率会特别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forest的APP,这个APP可以设置时间“种树”,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用手机,会成功种下一颗树。
我每次种树设定的时间为25分钟,25分钟之内完全不使用手机,只专心阅读。
有人担心这个时间,有消息怎么办?如果对方很着急的话,会直接打电话。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在25分钟之内回消息,也算不上太冒犯。
关键是,这25分钟,可以不用被手机分神,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书上,无论是阅读速度还是对书籍内容的吸收都会好很多。
(在“种树”之前,我每年的阅读量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它对我帮助巨大。)
阅读软件
我每年购买的书籍大概有1000本左右(买的多,看的少),如果全部都买成纸质书,家里的空间很快就被塞满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能购买电子书的情况下,坚决不买纸质书。
买好电子书之后,我会把书转化成epub格式,通过“多看”APP在iPad上阅读。多看APP可以绑定“印象笔记”,绑定好后,每次阅读的“划线内容”和阅读时候记录的“想法”都可以实时同步到印象笔记上。
这样方便以后对阅读内容进行再梳理。
如果是坐高铁或者飞机,用iPad看书太累,就用手机进行阅读,在用手机阅读时,把手机翻书的模式设置为一直下拉,这样就可以像阅读公众号一样看书了,体验会更舒服。
深阅读能力
如果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看不懂,或者这本书叙事方式枯燥,便放在一边不在阅读了。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强扭着读完,最后会发现收获了了。
这种情况,说明缺乏深阅读能力。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学期晚上没有课,比较空闲,为了打发这段时间我每天到教室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每次阅读三小时左右,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才读完。之所以读这么慢,是因为里面的内容很难理解,而且常常读完后面便忘前面,我就会反反复复阅读很多遍,知道自己看懂为止,有的内容我甚至阅读了十多遍。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看得慢没有关系,但一定要看懂。
当把这本书阅读完之后,我发现最大的收获不是里面的经济学知识,而是“深阅读”能力。后面,无论一本书多枯燥,里面有多少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只要我觉得有用,就会按部就班地读完。遇到不理解的就上网查,如果前后段落理解不清楚,就反复阅读几遍,直到真正懂为止。
带着问题阅读
如果跟人聊天,只是对方侃侃而谈,自己没有发表任何观点,这样的聊天方式,你一定会觉得很无聊。看书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只是阅读作者讲诉的内容,没有主动参与,便很难对书中的内容留下印象。
最好的阅读方式是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不同的见解,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带着批判精神去阅读。
主动参与的阅读,就像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会让阅读过程显得非常有趣,而且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
别愚弄自己
如果书中的观点没有看懂,可能是由于自己缺乏对其学科基础的认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随便给自己搪塞一个答案。
找不到答案,最好的办法是把问题留在脑海里。
说不定某天机缘巧合,突然一下就把问题想明白了。
如果似懂非懂,还假装自己理解了,便不会产生任何探寻和纠正它的冲动。
好的问题会赐予我们持续探索的动力。
记住一个观点就好
有的时候会看到一本好书,里面有很多很多观点都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果让自己把里面每一个观点都记住,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自己连一个观点都没记住。
看完一本书,只让自己记住里面一个观点,会在阅读之后,有一个整理、剔除、筛选、再筛选的过程。
这个再处理和筛选的过程,就是对书里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的过程。
只记住一个观点,胜过记住所有的观点。
(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