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近些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了,犹记《战狼2》热度稍逊,《流浪地球》强势又起,笔者也在两天前凑了一波热度。。。咳咳,那咱们就直接聊聊全片亮点。
一·全片强调一种大人类观和自然与人类相协调的观念
还算是比较温情的开头节奏紧凑地就把全电影的中心矛盾勾引出来,至于全电影的中心矛盾是什么,就是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生存与破坏的矛盾。
想来这或许也是时代的必然性,后工业时代下机器都有了智能开始理性分析思考,人类又怎么能继续茫然地在地球上流浪?
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二·荒诞与黑色幽默
进入地下城时姥爷抱着刘启在人潮中的回首是一种类比春运式荒诞与黑色幽默,并引人深思:为什么要去地下城避难?
有时候荒诞映射的也许就是真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察觉的,在天才或者疯子们的眼里就是格外的讽刺。
电影恰好是普通人可以看到天才或疯子们眼中世界的利器,像这样讽刺的桥段可谓是比比皆是,比方说抽签进入地下城的人们打麻将偷窃赌博与地上世界并无两样,或者姥爷在监狱里对着某音手舞足蹈。
三·全影片的硬核式主线——感情
豆瓣上有位大佬批判《流浪地球》的科技感太差,笔者作为一个学问素养较低之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来驳一句:谁告诉你科幻电影一定要科技感爆棚?
我记得一个当代名流说过人工智能终将被人类所用,就像奔腾的野马被原始人驯服,就像轰鸣的机器被近代人驾驭。
为什么?
因为人这种动物有感情,好比影片里吴京扮演的父亲为了帮助儿子不顾一切的冲向木星,人工智能说:“你们人类冲动的毛病永远也改变不了。”
笑话,改变了还叫人吗?
因为父与子的分离,于是逃离地下城成为了电影开头情节发展的动力,寄居者和逃离者的冲突也是一大亮点,一切的一切恰恰因为人这种动物存有感情。
父亲空间站的宿舍床边窗户上木星简笔画让人鼻尖酸涩,父子希望重逢,可是结局却是阴阳永隔。
还有俄国同事放进宇航服的酒,很难想象男人之间的情谊可以质朴如斯。
韩朵朵在剧中的广播号召,老何最后面对死亡淡定的一句“生死如常”,更是把压抑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此外军人们支援最后的救援任务最终将本片推向了高潮,“只有七天时间,既然回家都做不到,那为什么不放手一搏?”。
上地五千米和下落五千米达成呼应,或许就像人类的命运一样,柳暗花明又是一村,经历如此风波,剧尾略显青涩的初级驾驶员和大口大口嚼着泡泡糖的少女终于承载着人类的命运上路。
四·中国式英雄主义
《流浪地球》,一个关于牺牲和拯救的故事。
宇航站强行苏醒的吴京再次上演硬汉形象可以说是很对人胃口了,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不过不代表中国的英雄不雄起。
或许王磊中尉的一句话点明了该片典型的中国式英雄:同归于尽总好过坐以待毙。
中国当代英雄可以有很多,不过军队是个高产区,军人也许只是执行命令,可是有些时候命令与本能冲突时,命令往往战胜本能。
不知痛楚吗?还是不懂享受?
军人,仅仅因为服从命令而赴汤蹈火,难道不是圣人?
中国为什么崛起,我想全世界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五·一种对未来的深思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地球母亲被毁灭?也许是我们已经开始为人类的何去何从焦虑了。
与其将之看成杞人忧天,不如当做一种合理假设。
当灾难降临人间,我们的子孙真的要蜗居在地下享受人造的阳光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已经在用全人类的格局在思考了,华人将不再是沉迷于过去的民族。
六·大国情怀
《流浪地球》终于颠覆了好莱坞电影下华人配角的定律,好莱坞电影里华人扮演着人的负面,黑人则扮演着人的辅助者,伴随中国崛起,敢叫日月换新天,人类实现大同局面指日可待,中国优秀电影井喷式增长或可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