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孝道
建立一种社会秩序,最能符合人类这种动物生活需要,这样才能快速实现社会稳定。儒家倡导的孝道,它的真正本质与价值,在这个时候显现了出来。
人类这种动物生活中最需要的是啥?其实就是生儿育女。这种情况,其实是老天爷按照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的结果。不仅仅是人类这种动物,凡是动物,物种的延续,才是生命的最根本的本能方向。
人类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是本能,这是进化的结果。古今中外,青春期逆反,是每个家庭都必然发生的现象。父母对孩子是爱的,孩子对父母是逆反的,家庭感情的撕裂和冲突,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必然发生的。人类是有理性的,理性会让他真正理解自己老去的父母,理性会让他理解自己父母曾经的爱。
2. 家庭冲突的解决之道
家庭冲突根本的原因,是不成熟的灵魂渴望成熟。这种叛逆,事实上在任由自己的动物本能乱来。这种家庭冲突是没必要的,很糟糕;而且,通过冲突跑到社会上的年轻灵魂,灵魂往往不成熟,往往融入不了社会,往往继续给社会添乱。
也就是说,很多社会秩序的动荡,其根源是家庭关系撕裂与冲突的延续。从社会角度讲,要不要应对这种动荡呢?要不要消弭社会混乱的根源呢?当然要。只不过,东西方提出的具体方法,稍有不同。
孔夫子认为,咱不能为了稳定而稳定,在某些历史阶段,靠社会动荡才会有社会发展,照顾到灵魂的成熟,这才是根本任务。让一个孩子的灵魂,安全地、全面地、高效地成熟成长起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灵魂,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办法,就是儒家提出的“孝道”,它可以让家庭减少动荡,它可以让社会也有好处,但最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灵魂的成长负责任。
培养每一个灵魂的独立人格,能平稳地融入社会,能立足现实追求幸福,这是孝道的根本工作。《孝经》“三才章”之前的内容,强调的就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任,要发展自己的孝道。如果真发展出了自己的孝道,家庭与社会中的不必要的动荡,就会降低。一句话,孝道,旨在保护灵魂平稳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孝道,既是个人的修养,也是一种社会机制。
3、《孝经》中的孝道
在《孝经》中,孔夫子讲,所谓孝道,就是通过“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生活中的事情,来训练自己精神的独立性,来不断成就自己精神的成熟性。在《孝经》看来,你自己的成熟与独立,应该从家庭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应该不断提升,甚至引领时代,能够代表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社群;全面发展生活、发展事业、发展人生、发展社会、发展历史,这是“孝道”的进步方向,这是《光扬名章》的主题。
在儒家看来,这些能力的训练,从娃娃抓起是最好的。要相信,父母无论怎么折腾孩子,都不可能往死里折腾的,这是一个安全的训练系统。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间,系统简单,更容易激励孩子的理性成长,更容易激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更容易高效帮助孩子发展其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