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幸福家庭建设者詹蕙芹,今年49岁。
我立志:十年成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君子。
我敢愿:帮助100个家庭找到回家的路,打开幸福家庭的大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方子老师《幸福的经验》(二期)之“和孩子一起上路,父母首先成长自己”。
孩子三岁送幼儿园大人上班,一到幼儿园,我就一下子想起我当年,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那真的是放不下,就好像量下子和他分开了一样,一路坐着公交车去上班,悄悄的抹着眼泪,说那天的下午,我父亲去接他,他就一下子从幼儿园冲出来,抱着姥爷大声地喊:救命啊,姥爷!我们看看现在,依然还有这样的情境。
前不久,在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小视频,视频里是一位爸爸,他看着孩子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一转身眼泪哗啦啦地流出来,自己哭得比孩子还伤心。那这个小场景,其实我很理解。但是在这个时候,恰恰我们要升起一股力量才对。爸爸妈妈们,无论如何我们要勇敢地带着孩子迈出去这一步。下面我从家长的分享中,来总结一下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担忧不如祝福。
有一位妈妈说,每每看到电视里的一些内容报道,特别是不好的消息,有的家长就会担心,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也是这样,只要看到或听到不好的,我就会特别担心会不会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有一次,幼儿园的一个小孩感冒了,老师提醒家长要预防感冒的几件事。我当时就想,我的孩子身体挺弱,会不会被传染呢。没想到就这么灵,第二天我孩子就感冒了。
后来我发现,我越担心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十有八九就找上门来。也让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小时l候我不敢笑,即使遇到开心的事情,我也不敢开心,因为总觉得,一旦高兴过头了,不好的症状就会在我身上出现。我曾经也吃过苦头,妈妈说我一直对此很困惑,直到前些日子,我听老师给同学答疑解惑,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是我心里有一个错乱错见。
20多年以前我就这么认为,对孩子那叫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照,甚至是左顾右盼,时时刻刻担忧着、牵挂着,这就是我当妈的爱。结果当我听到老师说“担忧即诅咒”,真是吓了我一大跳。我听懂了,老师讲的担忧,是因为自己心理脆弱了,负面的、不健康的一些东西就会在心里冒出来。担心是坏念头、是负能量、是不好的心、是对周围人的伤害。
关于““担忧即诅咒”这句话,我再来解释一下,担忧的心好不好、舒不舒服?不好,是负能量!面对孩子会伤害孩子,甚至一些事情就会变得糟糕了,比诅咒来说有过之而不及。后来,这位妈妈把对孩子的担忧变成了对孩子的祝福,不再过度的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她每天不会把三个祝福孩子的好念头写下来送给孩子,久而久之她发现,好事就真的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了。
是这样的,担忧就是诅咒。明白了祝福才是对家人的真爱。
第二、永远传递积极的期望。
你看我儿子经常出差,出门前他会对4岁的大儿子虎虎说:“爸爸要出差了,你要照顾妈妈和妹妹噢”。虎虎瞪着大眼睛,有点小委屈的对爸爸说:“爸爸,我还这么小!”言外之意,怎么会照顾妈妈呢。
后来,虎虎7岁了,每当爸爸出差的时候,他会主动说:“爸爸,我会照顾妈妈、弟弟、妹妹的”。你看今天虎虎11岁了,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的担当都超出了同龄的孩子,而且,他的学习和他的一些事情,不大让大人和老师操心。这对我们有一点很好的启发:父母只管给孩子种下好种子,不一定在什么时间,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句话,好念头培育好孩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去到一所普通小学,在每一个年级当中选出了三个班级,做了一次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最后将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实际是这个名单并还是根据测试结果来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这些孩子与班上其他学生也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可是8个月以后。两次测试发现,名单上的这些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并且性格更加开朗,未知欲望强,与老师的关系也特别的融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在于,是这样下的结论,说它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老师,从而调动了老师对名单上这些学生某种期待的心理,心里非常期待这些好孩子。那老师通过他的态度、表情和行为,将这份期待传递给了这些学生。那这些学生呢倍受鼓舞,就增加了自信心。以至于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总会情不自禁地给这些名单上的孩子某种偏爱。使得他们在更加积极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最终期望变成了现实,后来人们把这种因暗含期待而发生的效应叫做期望效应。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更快、发展更好。相反呢,如果长期传递消极的期望,就会阻碍他的进步和发展。另外,比起成年人,心理并不成熟的孩子,受到暗示影响的程度更高。
我们接着说,好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就像我们上节课讲的,好孩子子都皮实,那怎么说呢?抗拍抗打,就像皮球一样,孩子一旦上路,就要迎接风雨,才能健康成长。
所以不要担忧磕磕碰碰、摔跤跌倒,这些都是孩子成长必须的经历。摔摔打打会让孩子更加成熟,更懂事,要给他们摔打的机会,才不会剥夺他们成长的空间。
好了,最后送给爸爸妈妈一个小妙方:引导孩子大声喊“老师好!”这是代表孩子一个热情礼貌。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视线抓紧转移到老师身上。大声喊老师好,声声老师好,与老师的能量链接上,孩子有热情、有礼貌,人人喜欢。有了热情的态度,孩子出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
从小就学会了链接,从幼儿园回到家,首先我们大人要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然后再引导孩子叫“爷爷奶奶,我回来了!”你看孩子们一进到家门,链接上爷爷奶奶的能量、家人的能量,孩子自然充满能量。
放下担忧,送上祝福。父母内心强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