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集贤馆文艺调频
#静源书斋# 仪式感的美和丑

#静源书斋# 仪式感的美和丑

作者: 淡墨青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2 20:18 被阅读0次

人类是一个重视仪式感的群族,不论民族、肤色、文化、语言等,我们都对生活中一些特别的时间、人物或者事件有一些不一样的情绪和感觉,需要一些仪式来纪念或者标识这些不一样,于是就有了仪式感。

佳节灯笼挂

中国人向以“礼仪之邦”自傲,什么是礼仪?除了儒道释浸润的内在文化特征,礼仪之邦更多的体现在生活中的仪式感,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句话可以认作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系,“祀”就是指“祭祀”。从古至今,对山川江河、天地鬼神、先贤显达的祭祀一直是中国人的礼仪大事,更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不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人多认为,仪式感应该和一些华美庄重的词汇连用,譬如“庄严”、“盛大”、“肃穆”、“华丽”、“祥和”… …,不能用“美”和“丑”来做简单判断。我却觉得美和丑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真实的评价标准,是我们发自于内心的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件的直观评价,是我们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感反射,这和我们的身份地位、学识经历没有关系,只关乎我们内心于肉眼所见的真实。比如婚庆典礼的新娘容貌、会场布置、伴娘颜色,再比如开业典礼的花篮门脸、司仪礼服,或如开学典礼的组织安排、校服样式、礼仪程序… …都可以用直观的美丑形容。而但凡流传下来的重大祭祀典礼,如祭天、封禅、祭孔等,无一不是“美”的,庄重之美、肃穆之美、华艳之美、声韵之美、礼服之美、仪态之美… …,正因为“美”,这些礼仪才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现实中又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丑陋”的仪式,这些丑陋会让仪式缺了“感”,多数只能沦为解嘲谈资和笑料罢了,而难以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即便有印象也是无奈一笑的印象吧。

生活需要仪式感,更需要“美”的仪式感。


相关文章

  • #静源书斋# 仪式感的美和丑

    人类是一个重视仪式感的群族,不论民族、肤色、文化、语言等,我们都对生活中一些特别的时间、人物或者事件有一些不一样的...

  • #静源书斋# 皮里阳秋

    早间饮茶,看着窗外雾气霾意稍重的空气,还有透过霾雾变得温婉的阳光,脑海里跳出一个词——“皮里阳秋”。 不是很确切的...

  • #静源书斋# 搬家

    微信消息的提醒音,在空寂的清晨从客厅传进了卧室,唤醒一夜浅眠的我,小伙伴们在询问早上到办公室搬家的时间。起身,胡乱...

  • #静源书斋#夜游

    晚上身体有些不适,坐卧难安,难以成寐。既然如此,就穿了衣服,出门走走,游一游夜色里的城市。 冰封锁了河面,安静平整...

  • #静源书斋# 冬雨

    早晨从地铁出来,习惯性拿手机看,忽而发现手机屏幕上有细小的水点,愈发的密集,有些纳闷,寻找水滴是哪里飘来的,抬起头...

  • #静源书斋# 生活的博弈和悖论

    电梯间里播放着京东健康的广告,大体是在讲一对中年夫妇为工作、家庭、抚幼、养老的生活所累。女主在开会期间收到婆婆发来...

  • 静源书斋 • 京西古道

    北京往西,驱车三十多公里是天桥浮村,再穿过大黄狗和小黑狗把守的村口,掩映在丛草林木之间的京西古道,就出现在眼前。 ...

  • #静源书斋# 唤醒美好

    微醉的黎明里, 闪着夜的微光, 远远的山脊上, 跳跃着点点的星火, 那是赶夜拜佛的居士, 还是扛起生计的农人? 白...

  • #静源书斋# 末班地铁

    晚上和许久未见的朋友小聚,把酒相谈甚欢,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滑进深沉的冬夜。酒酣席散后,我在夜色里,涣散的步行,想...

  • #静源书斋# 聆听夜色

    匆匆穿过暗影侵袭的巷口, 仿佛要躲避, 藏在那里, 待人而噬的女魔。 京城的夜色醉人, 夜色里有燕山麓的温度, 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源书斋# 仪式感的美和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qd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