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大人的世界里总是误认为:呱呱落地的小婴儿是无知无觉的,孩子还小啥也不懂,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孩子的未来全凭环境來塑造,全凭大人们怎样管理孩子。其实这是我们的前辈们流传下来的错误的观念。是的传统的观念我们是需要继承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在继承时需要批判性的理性继承,不能全盘接收。譬如遇到陌生人需要递上一根香烟以表对客人的敬意;来客人敬酒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等恶习。
今天张文质老师告诉我,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遵循本能找自己的妈妈,孩子找妈妈,实际上是在找安全感,这是人类的第一本能。它表现为对母亲乳房的需要,对拥抱的需要,对抚摸的需要,对母亲声因的需要,对母亲亲吻的需要等等。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勇敢,更有勇气,更加独立,也更加自信。尽管有时候他们也会判断错误,但下一次再遇到情况时,他们仍然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受他人情绪左右。
这些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啼哭、更容易生病、不爱笑等。在这样缺乏(爱或父母不在身边)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惊恐,以及过度敏感;他们大多数遇事反应,不是听从自己的感受和判断而是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的心意,遇事犹豫不决。
很多父母,包括我在内都认为过分的满足孩子的这种本能会不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以后有什么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用哭的当时来表达。一旦形成坏习惯,孩子就变得娇气。
张老师明确的告诉我们,孩子在18个月之前所有的啼哭都是生命一种本能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没有过分的要求,我们家长必须尽可能的拥抱、安抚孩子,让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做到“满足在前,引导在后”。张老师特意说明这里的“引导”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强加观念,更不是说教。而是要父母尝试低下身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孩子学会自我判断与选择会表达个人的见解,并未自己的选择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