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原标题:“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事实上,2020年一开场,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重袭之下,每个人都被措手不及地带到了这个灵魂拷问面前。无论是生死逆行、还是居家战疫,无论是痛失亲友、还是自我隔离……两个多月来,骤然停下向外追赶的脚步后、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向内反思:“生活,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这个问题,早在八十八年前、就被阿德勒放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进行了探讨和回答。在他看来,自有人类历史起,这个问题便已经存在了。但人们只有在遭受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们都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之中,我们所感受的并不是单纯的环境,而是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他又认为,意义的领域充满了谬误的领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答案不在于一个人是怎么说的、而在于TA是怎么做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答案表现在行动之中,一举一动,都蕴含着TA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看法。
不同的人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意义多得不可胜举、没有“绝对正确”、却有高下之分:“有些很美妙,有些很糟糕;有些错的多,有些错的少”,而透过这本书,阿德勒想带领读者找到一个相对科学和比较好的意义衡量标准,以便我们“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
“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这九个字,在新冠病毒带来的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听起来格外有些沉重。从疫情最初的恐慌、到逝者叠增的震惊、再到居家隔离的焦虑、夫妻关系的恶化、复工与否的担心、家中网课的鸡犬不宁……都是实际生活,然而,又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生活。
于是,很多人乱了方寸。林紫机构大年初一就开通的公益心理抗疫热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接到许多大学生的来电,“控诉”家中的长辈不戴口罩、天天串门、打麻将,怎么劝说都不听;也有许多父母来电,“控诉”孩子太懒太烦、天天就知道打游戏;还有妻子“控诉”丈夫在家里像个隐形人、丈夫“控诉”妻子一言不合就翻脸的……
一个多月来,我应邀为数万听众做了十余场《疫情之下、如何安抚内心焦虑》的直播讲座。讲座上,我说:“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日常的焦虑,同时将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生死课题、提前摆在了我们面前。事实上,我们怎么度过疫情、就会怎么度过人生——因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在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意义;而弄明白死亡、以及我们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才是我们最终缓解焦虑、好好活着的大前提。”
面对疫情带来的死亡威胁,不同的态度却决定了不同人生意义的“高下”——就像阿德勒说的那样。有的人开始反思人类过往的傲慢与无知,意识到作为地球上最脆弱的物种,人类应永远保持谦卑,有的人则变本加厉、将所有罪过归咎于动物、而不是反观自身;有的人低调逆行、有的人则明哲保身;有的人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有的人则满眼看到的都是家人的问题……
同样的热线电话,有人打进来是想要为陌生的一线医生预约咨询,有人打进来则是“想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帮我们的好心人”。
听到我列举的这些,有的朋友也许会误以为阿德勒所说的“意义高下”是指道德层面的高下。事实上,虽然我们在后面会分享阿德勒对于合作和奉献等的重视,但就生活的意义而言,高下仅仅是对一个人自身而言——因为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只有“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了,对一个人来说,才是“高”和“美妙”的。
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作为脆弱的物种,好在我们有“自卑感”这个“法宝”来促进我们不断接近理想。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比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了自己的无知,和预测未来、改善处境、探索宇宙等的需要。他说:“事实上,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冠病毒带给人类生命威胁的同时,也同时会促进人类物种的发展,前提是:保有一定的自卑、保持足够的谦卑。
3
谈到自卑,许多人童年的不愉快记忆就会被唤醒。我在《林紫的100堂心理课》里,讲到过一个女孩的故事:
十几年前,一个初一的女孩被家长带来做咨询。家长说,孩子很奇怪,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朋友,上课也从不主动发言,还常常走神,不知道在想什么。老师每次找她谈话,她总是把头扭到一边,一声不吭,腿还一抖一抖的。老师很生气,说她再不改正,就不管她了。家长很着急,但不管怎么训斥,她就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我仔细观察这个13岁的女孩,身材高挑、足足有1米7的样子,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只见女孩低头驼背,从不抬眼看人。我请家长先出去,单独问她:“林老师觉得你的身材真好,班里面像你这么高的同学还有吗?”
她嘟囔了一句:“就我一个。”我又问:“同学们怎么看你的身高呢?他们会不会很羡慕?”她的肩膀一耸,背驼得更厉害了,又嘟囔了一句:“才怪!”
我点点头,说:“那真是不容易!林老师如果是你的话,会觉得很孤独、而且还会有点自卑呢!我会想,为什么就我跟别人不一样?”
女孩的眼睛忽然抬了起来,看着我、羞涩地点了点头,说:“您怎么知道的?我就是觉得自己从小就比班里同学看着要‘老’很多,像个怪人,所以很自卑,但别人都不相信!”
我回应她说:“是的,在别人眼里,你的身高可是一个大大的优势,所以你不管跟谁诉苦,他们都会觉得‘我要是你,高兴还来不及呢’!而且,大人们也容易因为你的身高而忘了你的年龄、所以对你有更高的要求,让你感觉很不公平,对不对?”
女孩连连点头,身体坐直了许多,背也没那么驼了。因为,当她的自卑被看见和接纳,潜意识就不需要再用驼背来对抗长高的恐惧了。除了身高差距以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胸部发育隆起等等,其实也都会让这个阶段的女孩产生“我跟别人不一样”的自卑感,遗憾的是,家长和老师常常看不见、看不懂,所以无法给予孩子们自卑与超越的指引。
现在,请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过同样让你自卑,却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或经历呢?有没有什么是当时让你抬不起头、长大后才知道其实那是别人想要而没有的特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