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缅甸105码 尼姑学校

缅甸105码 尼姑学校

作者: 成都麦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16:30 被阅读0次
图片一一周绮拍摄

        这两天,我一直在关注着缅甸北部的战争情况,看到了一帖《战乱中的孩子》萌动写一写对缅甸105码尼姑学校的感想。

        我要和平不要战争!本人不是愤青,早已经过了愤青的年龄,再说,平时也没用心去注意这方面的消息,但是,这所学校的存在毕竟要牵动我的心,在生命里程中尼姑学校就是我理想中的远方,从来没有放弃过。

        缅北的战争爆发还是由政府軍与地方軍鉴定的协议不合而引发,前前后后近五、六十年,地方軍由果敢、德昂、若开和克钦组成,缅北天然物产在缅甸占优势优,其中有木材,玉石,鸦片毒品等资源,物产丰富,资源雄厚,之所以能够培训出较强大的武装组织。

        缅军和地方军打仗,吃苦遭殃全是老百姓,最不幸的是妇女和孩子,每一场战争下来了,不知道又有多少孩 子失去家庭,失去亲人,饿死冻死,流落荒郊野外。

        缅甸人民是善良的人民,可是,经过历史上和现阶段的男尊女卑观念禁固,对待女人根本没有公平可言,读书对女孩子是一种了不起的奢望,穷人家的女孩一生下来会面临灾害,一是卖给人家,二是抛弃,一生一辈子是别人的附属品,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是弱势群的弱势。

          缅甸105码尼姑学校,严格说是一所孤儿院,年龄最小的才两岁半,最大的15岁,全校大大小小有300多名女孩子,大部分的女孩子是战乱中遗留下来的孤儿,她们学习生活技能,如缝纫、女工,文化是以缅语文、汉语文为主。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是胞波,共饮一江水。这是老革命家陈毅的诗,如今成为中缅两国人民的口头禅,缅甸和平时期,两国居民一直友好来往着。地方中国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缅甸木姐注册成立,主要是帮扶,救济,助学对中缅两国关系友好往来做实事机构。

          去年的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主持工作的干部,

          “我有教师资格证能去当支教人员吗?”,我对着办公人员说,

          “好呀,这是好事情。”一位小姑娘回答,

          小姑娘认真的说起来:那里条件十分艰苦,各家各户用发动机发电,并且只能晚上用来照明,水不像中国都用自来水,学校用的是井水,还有就里从外面接进来限量用水,住房简陋,冬天早晚很冷,教室也没有想像中好,医疗差,无论什么都不能与中国相比。

        想了一想,我固执的说:“我要去。”好像马上就要去了一样,

          她开始询问:年龄,学历,特长,都算是过关。

          有一项让我睁大了眼,小姑娘友好的说:“你懂缅语吗?”

        “能和她们用本国的语言交流吗?”

        “相信,你能吃得下生活中的苦,语言这个关能过吗?”

        我是缅语文盲,去了也是两眼摸黑,分不清东南西北,应聘支教彻底被淘汰!

        事情过去了一年了,我还是能记得缅甸北部有一所孤儿院,105码尼姑学校。她们是不幸的人,战争带给她们太多苦难,又是幸运的人,世上许多有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组织一直都在关心爱护着她们。

        现在战争爆发了,学校搬迁到了木姐,木姐紧靠中国。

图片一一周绮拍摄

注:简书麦子巳有人占用,成都麦子就是30号麦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缅甸105码 尼姑学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zp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