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一个月,从开始写文到现在,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一直在陆续的看书。
其实这一个月以来心里很是焦躁,很迷茫,找不到方向。
明白这一个月的努力就是“虚假的努力”。表面很努力实质没什么效果。
想着在散文方面发展,就多看汪曾祺,林清玄。又觉得自己人际关系方面处理的不好,就又开始看心理学,人际关系类的书。
到了现在觉得和一个月前相比没有进步。很沮丧!
不过今天看了一本如何阅读的书,心里觉得有点找到方向了。
首先我看书没有明确目标。多类型的书籍混合着看,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二是进步慢,越慢心里越是急于求成。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次就是看书的方法不对。我一直认为看书是很简单的事,和别人相比也只是阅读速度不同罢了。
现在想来大错特错了。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更好的理解书的精髓,更多的记住书的内容,更好的把这些知识融入生活中。
我以前看书就是有这种看过就忘的焦虑。看过的书留不住印象,时间长了也就不想看了。
我记得前几天看见有个朋友在简书发的文章。说的是泛读与精读的内容,对我有很大帮助。
分清主次,比如说我吧,想着散文就要精读散文,不在多,要求精。读一本理解一本消化一本。次要的就是涉及散文相关知识的书籍可以泛读,旨在为了增加素材,阅历。
还有一个看书的辅助方法就是做读书笔记。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到做不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一遍比读三遍的印象深刻的多。
所以说看书之前先学会怎么看。不要看的书很多获得的帮助很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你会获得更扎实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