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1-11

2023-11-11

作者: Eltonpeople | 来源:发表于2023-11-10 12:53 被阅读0次

文化通史137

今日启发:

Elton:

第八章 中世文化的初兴

第四节 连歌的盛行

《竹林抄》

宗祇更重要的业绩是编摆《竹林拉》(10卷,1476)等连歌集,强调编撰方针“以心深词美为本”,以“幽玄有心”句作为人选标准,集当时连歌秀句之大成。同时,还著有连歌论书《老者惆怅》(1478),从《竹林抄》中选出五十四句加以评论和鉴赏,其中给予心敬的句很高的评价。这两部集子集中反映了宗祇的连歌美学理念是具有一定自觉性的。可见宗祇对继承七贤传统的决心,使连歌在艺术性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他与其门人宗长、肖柏三人吟作连歌百韵,奉纳给摄津国水无濑后鸟羽院庙前(今水无濑神宫)的《水无濑三吟百韵》,就达到了新的水平,成为后世连歌的典范。现举开头八句连作:

雪盖山麓雾霭浓(发句,宗祇)

水流远去梅花香(附句,肖柏)

川风拂柳把春报(第三句,宗长)

图片

庶民文化兴隆

橹浆声响迎黎明(第四句,宗瓶)

雾浓残月留长空(第五句,肖柏)

霜降原野幕秋到(第六句,宗长)

虫鸣无情催草枯(第七句,宗祇)

篱前横躺路一条(第八句,肖柏)

这百前的发句是早春白雪的朦跳远景,附句跟进春来飘运在阵阵乡间梅花的芳香,第三句的岸柳随春风飘忽,这都是描写川岸的景物,属“春歌”类;第四句是河上舟船的声打破拂晓的沉,虽也是川岸的风光,但已转向“杂歌”类;第五、六、七句,透过长空的夜雾现出朦胧的月光,秋霜已经降落在原野上,虫鸣无情地催促着秋草的干枯,这都是秋的景象,属“秋歌”类;第八句是草已干枯,沿篱笆前现出了一条路,又归于“杂歌”,各句的意境渐次推移,相互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些山中的隐逸者,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纤细感受,用如此洗练的技巧和纯熟的语言,赋物——通过季节枯寂的景象,以表现对乱世的不安,最后展现“路一条”,以示对未来的憧憬。可以说,这八句连作,浑然一体,展现了枯淡闲寂的艺术美,将连歌推向纯熟洗练的境界。《竹林抄》建构了连歌新模式,作为正风连歌的理念得以固定,并得以推广作为当时的流行艺术被认同。从文化史上来说,连歌的流行,意味着以武士为中心的庶民文化的发达。

图片

相关文章

  • 2023-11-11

    他朝若是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i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