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了很久的公众号《Hans在路上》,分享一路的新知感悟,期待你的关注。
“啊 细思量 你在旁,月落他乡心事忙···”
沉浸在歌曲的旋律之中,带感的歌词,紧凑的节拍,带来愉悦的心绪,这时环顾一下周边,瞬间也觉得可爱多了。
你看啊,境随心变是不是这个道理。
乍看环境影响了内心,实际上,内心的改变影响了你看待事物的感受。
一切的一切都是关联着你的内心,你的心念决定你的行为,你的行为最终又影响你的结果,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因果链。
我记得早些年有同事跟我吐槽,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冷漠,自己想通过跳槽改变这一切,问问我的意见。
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如果有好的机会,能去更好的公司,有更好的发展,从朋友的角度我是建议的。
但要留意,自己与环境所产生的问题,有多少是因环境而起,有多少是因自己而起。
如果咨询的朋友忽略了这点,你会发现即使去了一个新的环境,慢慢境遇发展又是雷同的相似,该讨厌的人一样有,不喜欢的事物好像也没有少。
这是因为他们太认为问题源于环境,于是环境换了又换,身边的人走了又走,总是不对。
其实,环境只是影响了内心,而能影响内心的东西不止环境,比如你的经历、你的认知、你对事物的理解等,都会干预内心的想法,进而引导你的结果。
我认为,真正的成长从来不只是身体,而是来自内心的完善。
一个心智发育不全的成年人只能称为巨婴,身体虽然发育完成,但心智却还是个孩子。
怎么办?只能把自己心智中缺失的部分重新培育一遍,以前落下的功课,迟早都要补上。
阿德说,幸运的人一辈子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这里说的治愈,就是治愈内心,完善内心。
你的行为模式,你的相处方式,你怎么理解自己,你怎么看待他人,你怎么平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等等。
当你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时,说明你又成长了,恭喜你。
所以说,人要一直在路上,至死不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这样心才会感觉到越来越自由,你才会越来越有感染力。
当你坚持这样去修炼,不断去清空自己时,你会慢慢发现以前觉得不好的事物,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自己能站在理解的角度,去与它们和解,从抗拒到接纳,你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多元了。
我的导师曾经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灰色区域,这是你无法接纳自己的部分。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你所讨厌的人和事,那你应该心怀感,因为这部分你还需修炼和完善,他们提醒了你,此刻他们是天使。
神魔同心,正如阳光与阴影,这是一体两面的整体。
你从来都无法通过回避一面,而走到另一面的对岸,但你可以通过理解,调整它们的比重。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外界对内心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比如认知、理解、好的感受等,去改变内心的想法,从而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
你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的投射。
“相由心生,境随心变”这不是一句鸡血,而是践行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当你不断这样去信仰时,你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好。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