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要说谎,但是后来才发现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满是谎言的世界里。
是否还记得——
小时候测验考了60分,冒着东窗事发被揍的危险偷偷改成80。
过年时眼巴巴就盼着大人们从口袋里掏出的红包呢,但是在得到红包的前一刻还是会害羞说“不用了不用了”的口非心是。
出于玩伴间不自觉的攀比心理,小朋友会说自己也有乐高玩具也有四驱赛车,实际上妈妈根本没给买。
当时我们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这些场景下会偷偷撒个小谎,可能只是因为家长告诉我们考高分就是聪明的孩子、得到财物时推让就是懂礼貌,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认为玩具多就是幸福的孩子。而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想太多,只觉得这样符合年纪尚小的我们的世界观,从而判断这样做比较“正确”。
不仅仅是小朋友会说谎,教小朋友不要说谎的大人也会说谎。
新来的领导和你午饭时闲聊,问她刚弄的头发是否好看,你瞄了一眼觉得颜色太暗而且发质也不太好,但是你还是会说“还不错呀看着很有气质!”
想追的女生问到你对她偶像的看法,就算你心里明明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鄙视,还是装作一副兴趣相投的样子大夸“我觉得他超帅的!演技炸裂!对粉丝又好!”
我们为什么会撒谎说出违心的话?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孩子才论对错,大人只讲利益。”
在成人的世界里,只要涉及到利益相关,我们便倾向于说出那些有助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话。
女朋友今天穿的衣服不好看,不想注孤生的你想必是不敢直说的。
不顾家里反对出来打拼就算吃了一个月方便面你也会告诉家里这个月工作很顺利,只为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说了太多的谎,有时差点连自己都要相信了。
但总有一个人,ta常常要求你绝对坦诚。这个人就是你的另一半。
很多人喜欢在一起后刨根问底要求手机互相录指纹,密码要共用,还恨不得把对方上辈子的情史都挖出来,如果记得的话。
说到底是人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我们在爱情里拒绝一切谎言,哪怕是“你昨晚到底吃的是青菜还是萝卜”这样的问题都必须要给出一个真实的答案,哪怕这个问题跟自己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本能的觉得,如果他在一个问题上撒了谎,那么他就是个骗子,他在别的问题里也会骗我!这就是光环效应的反作用了。
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那我们自己能做得到完全坦诚吗?
完全坦诚意味着没有惊喜,你不能告诉他“我忘了今天是你生日了”但其实在家里已经准备好了烛光晚餐。
完全坦诚意味着你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对伴侣的吸引力。
完全坦诚意味着你在这段关系里会变得被动。
扪心自问,你能做到完全坦诚吗。
蚂蚁私塾里有说,“两个人要长久稳定的走下去,靠的一定不是真相。”
或许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于对方的过去,不必纠结于他手机没收录你的指纹。爱与不爱和坦诚与否不是因果关系,我们只需要关注结果。
“虽然我不知道他说的已经不再惦记前任是不是真的,但是他手机里并没有前任的任何联系方式。”
“他说他今天和朋友去看电影,但他同事告诉我他最近忙一个项目那晚一直在办公室加班,怕我心疼他太累才骗我说去玩了。”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我们要在意的,是结果导向是否有利于这段感情就可以了。
当我们看到所有人其实都和我们一样,试图拒绝谎言却依旧说谎,某种程度上和道德无关,只和利益相关。
辨别他人话中之话,我们便能更理智更宽容的对待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