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那么大,有没有可能,我们在心中建一座足够坚固的墙,足以抵抗一切打击?
这个问题无解,我们心中有一堵墙,不足以抵御一切艰难险阻,但能让我们看不见别人,看不清自己。在墙里,我们自恋着,自以为是着,我们讨厌改变,因为改变会摧毁这堵墙,我们欺骗自己,安慰自己,然后放任自流。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最初“小我”的产生来自于家庭的经验,即以父母的标准看待自己,我的行为使父母亲近我,这是“好我”,父母疏远我时,成了“坏我”。同时我们渴望重复过去的快乐,逃避过去的痛苦,追求极度“好我”的同时也十分恐惧着“坏我”,最后的结果是独立者越独立,依赖者亦越依赖。
我们内心越矛盾,就越自恋。
做一个实验,对你自己吧,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个浅眠的人,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变成了一个容易被惊醒的人,无论你之前如何。有人说这是心理暗示,就像曾经的白胡子放被子里还是被子外一样。也有人说,这是“我的”思维,我却把他变成了“我”自身。“小我”是矛盾的,矛盾带来了冲突,“小我”想把内部冲突化为外部冲突,复杂的思想化为喋喋不休的言语,其中的优势感满足了我们的自恋需要。
你必须听话——父母的自恋幻觉
有一句话是,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他的题外话是,你要为我的人生负责。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高考女生超过一本线80多分,知道消息后她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你离婚吧!母亲惊讶。女生说,离婚吧,我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原来高考前一天父母还在吵架,为不打扰孩子,母亲总是第一个妥协,父亲说,“每次都说过不下去了,有本事真离啊。”
说实话,我挺难过的,他们曾经或许真心想在一起,最后后悔曾经的相遇,那些因为为孩子好而不离婚的人,却给了孩子更大的孤单,这不是一两句就可以扯得清的。
自恋幻觉破坏亲密关系
作为总是付出的一方,主动付出,当你不能给予他响应的回报时,冲突就有了。无论是父母还是爱人。不求回报,只有付出,你愿意吗?付出和回报是人际交往的动力。但他们希望不用说出来你就明白他们需要什么?而在付出无果的情况下,他们渐渐失望,最后甚至会失去这段关系,就像是在说,我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就比如曾经看到的一句话,你那么痴情,最终只感动了自己。
希望你永远有一个选择的空间
大学毕业了,该留在城市,还是回到老家,这个问题难解,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你可能渴望待在父母身边,只是可能会有些不甘不愿,也可能留在城市,想拼拼,但又担心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但你最好有一个选择的空间,这个选择是你自己的,责任也是你自己的。屈从压力是逃避责任吗?或者你真的想好了留在城市吗?里面的种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轻松过去的。
我们都想做好人
我们都想做好人,并用最好的方式对待爱的人,然而这个好是真的好吗?在其中有一个逻辑,我对你这么好,你也要对我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诱导着对方以一种特定的我们渴望的方式对待我们自己。在心理学上,专业术语是投射。它分为四种,权利,依赖,迎合,情欲。我对你好,你得听我的,或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爱我。你不让我依赖,就是不爱我。这些想法是不是看起来很荒谬,你再仔细想想,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问题难以否定。
阳光三月说:我们习惯性地将爱理解为亲密无间、无所不谈,甚至是可以掌控对方的一切。如果将爱理解成“控制”,那结果必然是“越爱越孤独”。
网图,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