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找伴侣更不想结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找伴侣更不想结婚?

作者: 娴匣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15:10 被阅读0次

我们身边不乏有这种现象,某位亲戚的女儿三十好几了还没找到男朋友,某位阿姨家的女儿也快成剩女了却不肯嫁人。是男的配不上这些女儿们,还是女儿们太挑剔?

这一现象被网友说成是恐婚一族?究其原因是女性独立自主起来,在经济上不再依赖男性了,还是另有其它深层缘由?

做生意的江阿姨,她的女儿年方32岁,在一线城市做着高级白领的工作,至今不肯谈朋友。江阿姨每次打电话,碎碎念叨着让她女儿找男朋友。她女儿无动于衷,还说出一大堆理由,说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就凑合结婚的话,以后说不定也是离婚收场。在生意场上那么强势的江阿姨,面对女儿的感情事却无能为力,只好叹气作罢。

邻居邓阿姨,家里有一个33岁的女儿,也是不想找男朋友。现在在二线城市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就算是七大姑八大姨轮流给她介绍相亲对象,她也是毕恭毕敬地露个面加个微信,聊不到一周就没下文了。邓阿姨感慨,女儿有学历,工作也不错,怎么找个人结婚就这么难呢?她无奈地说起她们以前都是媒人介绍牵线就这样成家立业过来的。现在的人还这样挑,那样选,选了十多年了也没见成功配对。

几年前我们还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耍流氓!”

现在更绝,连耍流氓的机会都不给了,看你们怎么办!

现代女性学识越来越高,个性越来越独立,工作越来越有能力,不想结婚甚至不想谈恋爱的女性也越来越多,(除了那些想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实现更高的价值/无暇顾及儿女私情外),面对找男朋友谈恋爱结婚的困顿,她们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和想法,她们为什么就不敢尝试,她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在美国畅销书作家——格雷格•布雷登的《无量之网》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几乎每个让人困顿的模式当中,都存在着一些负面感受。那个在我们集体意识中深埋的模式,被认为是我们最核心或最普遍的模式,就是恐惧。作者认为尽管恐惧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就总体而言也只有三种基本模式(或组合模式):对分离和被抛弃的恐惧,对自我贬低的恐惧,以及对臣服与信任的恐惧。

一、对分离和被抛弃的恐惧

在《无量之网》一书中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小女孩在超市看不到妈妈的身影时大叫的情形;另一个是一位女性受不了老公家暴,但老公离开了后,因为孤独和渴望而感到更加痛苦。小女孩是害怕与妈妈分离,那位女性是害怕被老公抛弃,她们的共同主题是恐惧。

从恐惧入手,我们来看看江阿姨和邓阿姨的女儿们,到底经验了什么生活,让她们如此害怕进入亲密关系。

我们还得从她们的原生家庭来看,乍一看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幸福。她们两个家庭父母感情至少是风平浪静,母亲掌管着家里的大小事务,父亲长得都比较文弱,干不了什么重活。这也没办法,人世历练活生生的把这两位女性磨成了女管家。

江阿姨每天早上5点多就安排老公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晚上要守水果摊的生意到12点。她俩把小孩子带在摊位上卖水果,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把孩子放托管,算下来基本没什么时间陪孩子。

让江阿姨欣慰的是孩子非常懂事,学业也好。这让她更有动力干活,水果生意越做越好,指挥老公的事越来越多,老公有时不耐烦就会反抗一下,最终还是被江阿姨给压制下来。这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女儿也到了而立之年,此时做父母的最大愿望就是盼着女儿找个好人家嫁人生娃,然而眼下最不靠谱得就是这事了。

而邓阿姨在女儿上学后就把女儿放在外婆家,为了生计只好随着打工浪潮南下进工厂。老公没有什么本领在外挑些轻松的事做,每月工资还是上交给邓阿姨,各在各的地方上。就这样邓阿姨在外20多年,除了过年回家团聚几天,跟家人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女儿就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留守少年。后来考上大学去学校报道都是一个人去的,看着别人的父母前呼后拥的,自己别提有多失落。

现在邓阿姨不再外出打工了,但女儿已过了需要陪伴的年龄,远离父母在外上班,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她每年给自己买了上万的商业险,跟她妈妈说,我现在一个人要是生病了也不会给你们添负担。听得邓阿姨多么心酸啊!

这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家庭状况,父母贡献了大半辈子的青春韶华,才让这个家好了起来,有能力供自己的女儿接受好的教育。希望让女儿将来找份好工作,才不会像自己一样成家后独自承担太多太多。

然而这么多年的生活,女儿都看在眼里,心里有爱也有得不到的爱,她们了解母亲的辛苦,想努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困境,跳出母亲这样的生活模式。

她们现在已有经济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但她们却不敢轻易去尝试,怕重蹈覆辙,她们不想像母亲一样辛苦,不得已的变成强势的女人。

所以女儿们不想找男朋友的借口就是没有遇到喜欢的,这是真的不喜欢还是本身抗拒了?

二、对自我贬低的恐惧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梦想,体验每种选择。然而有一些女孩,她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好的事物,好的人生。哪怕它就在眼前,但却不敢奢望,连伸手的勇气都没有,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你不可能拥有它?

一位远房表舅在他女儿小姗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小姗现在33岁,事业已经到了中层经理,房车都有,还经常出国旅游。但对单身这事一直不去面对,她总觉得单身挺好,不牵不挂的,自己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也不想去找人多份牵挂。

表舅也没办法,他自愧自己曾给不了她完整的家庭。小姗自己觉得现在各方面都完整了,但父母的爱是不完整的,她内心深处的爱总有那么一个空缺。

小姗觉得她不配拥有完整的爱,她的心里成长一直还停留在没有足够的关怀与爱的小时候。她还是那个认为被妈妈抛弃的小女孩子,觉得不配拥有爱的一切,为什么这样讲呢?

前几年她来我们家这边旅游,顺便在我们家呆了两天。我家三岁宝贝有一个海马音乐安抚玩具,她看到后很是喜欢还抱着它睡了一晚。我看到她对那个安抚玩具有好感,在她要走时,把那个玩具送给了她,她没推辞也没说话,可能是有点感动吧。

试想一个快30岁的人,对着小宝贝玩的东西,就算是喜欢也不会表现出那么强烈吧。我看到她这种情况,对她是有怜悯之心的,觉得她还没有我家酣睡的宝贝幸福。

虽然她现在衣食无忧,运气超好,还在公司抽奖活动中抽中了头等大奖。但她并没有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甚至有点不相信中奖的事会咂中自己。

让她老爸担心的这个结婚老大难的问题,也不知啥时候可以解决,希望也有好运气眷顾她吧。

三、对臣服与信任的恐惧

你相信父母的爱吗?你相信伴侣的真爱吗?而有些女孩不想相信,也不愿去感受爱。

朋友小鱼也是离异家庭的小孩,跟着爸爸,后来爸爸组成了新的家庭,后妈带来了一个弟弟。小鱼跟新组合的家人关系处理的很好,自己也成长的非常好。

她现已32岁,英语超棒,在一线城市的外企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孩,她的人生大事也一直不肯去解决,挣到的钱都花在了旅游和美食上。对待她人真的很有礼貌,对她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也好,对后妈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也很好。也可能家庭中表面上的客客气气也是出于礼貌而已。

虽然她对自己的爸妈表面上没有怨恨,但曾经的家庭对她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她父母只能期望她随心就好,开心就好,也不敢劝她。

小鱼尽管高薪,工作也有五六年了,但基本是月光族。有一次,她需要植一颗牙要一万多的费用,还是找她爸爸要的钱。虽然她也可以刷信用卡,但她没有,她其实是想验证一下爸爸是否舍得,是否相信他爱她。

她们虽然外表光鲜照人,但内心却是孤独可怜,她们如何才能勇敢的面对内心的孤寂恐惧,才能过上自己其实想过但不敢过的恋爱婚姻生活了。

这些女孩们不想找男朋友不想结婚的原因,大多还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她们不愿意去尝试,怕有风险,怕重蹈父母的覆辙。原生家庭已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啊,才能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才能拥有阳光灿烂的人生。

心病还需心药治,现在什么年代了,结婚不结婚,结婚离婚,离婚再婚,不再是模型框架了,但至少我们心理是健康阳光的,过去的坎,过去的心结,过去的阴影,都让它们过去,放它们过去,才能放过自己,才能放下过去,继续新的尝试。

1、认请自己的恐惧

不管是哪种恐惧,如果觉知到自己在某件事上有抵触或想逃避的想法。首先恭喜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恐惧切入点。我们需要跟自己好好谈谈心,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抵触或想逃避,有什么表现的情绪。

格雷格•布雷登说:有时,当恐惧感来袭时,我们却并不知道那种感觉具体是什么,它还会导致某种情绪反应——那种经常被形容为“指责”或“痛处”的感觉产生。

这时,某事是“对的”或“错的”,或某事“理应如此”的强烈念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

我们的指责和痛处,都反映出我们创造了某些有待疗愈的恐惧。换句话说,这些指责将把恐惧呈现给我们,指责越深、恐惧越大。

如果我们在爱情来临时,都不主动开一扇门,就算爱情围绕着你转100次,你依然感受不到爱意,你就是那个对爱无动于衷的人。

如果你经常在快要获得爱时就离开了对方,不给对方一点机会,那你如何才能找到美好的爱情呢?

2、面对自己的恐惧

找到自己的恐惧阴影所在,那就欣然接受它。人吃的是五谷杂粮,哪还没有“天敌”?认识到它的存在,我们才能知己知彼,我们承认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才能把人生过得五彩缤纷,才称得上完美的人生。

如果我们总是担心自己还不配得到爱,自我贬低,自我嘲讽,这样所带来的恐惧将会在我们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以我们想不到的方式呈现,会让我们至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人,被社会不认可的人,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

如果当你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异性朋友,但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这么好一个人,肯定不会真得喜欢自己,而把对异性的好感隐藏起来,就这样错失一段佳缘。多可惜啊!

3、放下恐惧的阴暗,你才能拥抱新的太阳

找到自己的恐惧,面对它,我们才有可能被疗愈,不防放下自己心中的芥蒂,打开心中的那把钥匙。

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症结所在,先放下包袱,缺什么,我们就去创造什么。只要我们真诚付出,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这都是我们真诚真实的感觉,我们感恩它们的存在。

如果我们害怕没有安全感,我们就去寻找安全感,先从内心去寻找。要体验到内心的安全,我们就要付出信任,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如果我们一直用恐惧包裹着自己,那我们就学不会去真心爱一个人,不会去真实地感受爱,我不会真切地表达爱,更不懂得温柔地去面对爱。

愿女孩们敞开你们原本就很富足的爱,让内在的爱和外在的爱像太阳光一样照耀着你们,不吝啬爱,不惧爱,这世间你们值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找伴侣更不想结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n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