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广受心理学家好评的书籍,有一次兴冲冲跑到书店找这本书来看。满心期待的打开,一字字的斟酌,结果看了不到一章,满心的不认同感让自己弃读。
当这次看的拆书稿是这本书时,心理还是蛮排斥的,果然看了不到两页那种不认同的感觉又升了上来,为了完成作业还是看完。结果是“真香”。
这篇拆书稿的开头就是很抓人心理,因为生活总是鸡毛蒜皮一堆,不顺也有很多,让人有同理感的看下去。接着介绍书中对于这些在生活中的无力感大家可以如何应对的方法及四个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这个四原则为书稿重点讲述内容,分类举例阐述,最后再引出总结,也映照书名少有人走的路。
为什么我会觉得我之前带有了偏见呢?因为在读原书的过程中,作者的一些观点让我觉得会比较消极,而且有种认命感。所以在看到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时,我有些顺利成章的觉得作者观点是让人接受任务,承担责任。当继续看下去才知道,原来作者对此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担责,一种是过度负责。这是我所认同的,当然类型不止这两者,接下来的尊重事实,接受真相,也是我最近在学着去面对的课题。
有同感便会开始认同,继续阅读下去便不再是个难题。这次通过这篇拆书稿重新认识这本书,我想如果我是直接看原本,估计还是会因为无法直接看到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而无法看下去。这点是我觉得拆书稿给我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