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发现,那些你熬过的夜、流过的泪,都铺就了你前行的路。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都在使你成为更新更好的自己。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里,使你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引用这一段话作为今天写简书的开始,不一定是恰当的,却反应出我此时的心情。以前,在工作中出现过这样的同事:人是憨憨的,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愚,确切来说,他也不聪明,不玲珑。可做起事情来,做的非常扎实,让人放心,十分的努力。每每和人交谈起来,他经常会称自己为“恁兄弟”,有时听起来是谦卑,有时也觉得不合时宜,但他一直这么坚持着,以这样的自称,不做改变。
我们在工作中,尤其是体制内,大多是制式的,刻板的。只有我们认真去做了,才能捕捉到工作生机和漫天活力,工作也便上水平,有层次,出味道。其中,也不需要你有什么惊天彻地的大本领,只是一般般,再加上十分的尽心用力,那你的工作便是非常出色了。比如说:秘书类的人、匠人、驾驶员、等等,还有一类人便是自称“恁兄弟”的人,他们做起事情来,大多憨憨的,对事非常忠诚,近乎于完美,让人抓狂,有着对当前工作不灭的意志和执拗的坚持。
一个人的工作不是单位运行,一个团队整体,需要的更是配对和一种粘合。久而久之,便形成这个单位的特色人文和工作节奏,甚至是团队文化。说不上什么对与错,只是保持了一种既定模式,不瘟不火的过活,体制内尤其有着这样的存在。而我们的工作中便会碰到“恁兄弟”这样的同事,比如说,我们通常把工作分为10项,“恁兄弟”会抱有极大努力和工作热情去做好4-5项,而后努力参与剩下来的活动。每每以憨憨的行动和扎实的作风,努力去完成着工作。面对这样的“恁兄弟”,有时竞生些怜悯之情,也时常沉浸于自我的悠闲之中,因为日常工作中的事被“恁兄弟”完成了大半,我们也只有鼓一下掌,说一声谢谢。对于这样的同事,拉长时间来看,也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在“恁兄弟”一如既往的工作中,有着这样的坚持,身边同事倒变得越发的懒惰起来。随之便是,有事找“恁兄弟”成了大家的口头禅。诚如电影《芳华》中的男主,一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他赢得大家从内心里的尊重。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的”恁兄弟”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一种工作的周期律。
对于工作,一个团队来说,起码要有这么六个方面:一是要有一种体制,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和随之而生的规划;二是要有一个核心和灵魂的存在,形成向心力,才有团队意识,战斗精神;三是要有独当一面的人才,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四是要形成一种鲜明的个人分工,才会有序成条理,企及一种链条式机制运行;五是要有催生团队向前向上的源生力量,杜绝内耗,实现向外的张力;六是站好台,补好位。前者是阵地意识,后者是团队理念,既能单项拔尖突破,又能铁板一块。
工作生活中,我们会有不少“恁兄弟”式的同事,他们以自己的鲜明特色,特立独行的存在着,请为他们点赞加油。有句话这样说“天道酬勤”,说的贴切。纵然他们总是憨憨的,也许正是内心的一种智慧吧。
“你会发现,那些你熬过的夜、流过的泪,都铺就了你前行的路。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都在使你成为更新更好的自己。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里,使你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再次用这段话缀之于文末。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