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推送了文章《你有没有处在奖罚关系的轮回里?》之后,有人发消息问我:
“你的文章里经常提到要少说评价,多说感受,我看着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后来我就有意注意了平时跟老公孩子的对话,发现我说的基本都是评价,没什么感受。可是让我说感受,我也说不出来,我觉得我没什么感受啊?想问下怎样才能提高感受能力呢?”
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还有太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评价,说不出感受。
我们是不是不会感受?
显然不是。就算你已经没有了婴儿时期的记忆,你还可以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初生的小婴儿,你觉得你是会评价还是会感受?
你饿了,你根本不知道饿是什么,你只是感觉不舒服了,于是你开始哭。这时,妈妈来了,她抱起你,给你喂奶。你会怎么样?评价?
“这女人的胳膊好细,抱着我真难受。”
“这乳房好大,乳头怎么这么小,吃着真费劲!”
“这奶怎么这么忽多忽少,这女人怎么产奶的!”
你会吗?你不会。你只会感觉有个温暖的怀抱,甜美的味道,然后你慢慢被填满了,不舒服的感觉没有了。看到了吗,初生的婴儿,没有评价,只有感受。
那我们的感受哪儿去了?答案显而易见,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消失的。其实准确的说,感受是不会消失的,只是我们不断的被评价,被父母,被老师,被同学,被朋友,然后我们也学会评价别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在这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中,感受慢慢的被我们忽略了。
咨询的时候我常会问来访者:“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经常得到的回答是:“我没什么感受。”或者是:“我觉得他/她怎么怎么样。”显然,这不是感受。那感受还在不在?当然在,这是人类的本能,就算你意识不到,还有潜意识不是?
一个男生跟恋人吵架,“你越来越不理解我了,我这样做不都是为了你吗?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其实他只是想表达:“你这样说我我很委屈,很生气,有点失望,还特别伤心。我希望你知道我爱你,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压力。”
一个妻子跟丈夫吵架:“你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个家里你管过什么!管过我吗?管过孩子吗?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跟了你!”其实她只是想表达:“我太累了,已经撑不下去了,我快要崩溃了,亲爱的,我需要你的支持,哪怕仅仅是心理上的。”
一个妈妈吼写作业磨蹭的孩子:“你能不能快一点!这么简单的题你要算这么久吗?你怎么这么笨!你知不知道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呢!”其实她只是想表达:“别人家优秀的孩子让我焦虑,对你的将来我很担心,我已经很累了,想早点做完家务就休息,陪你写作业的时间越长,我休息的时间就越晚,我恨不得替你写了,可是又不行,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我更生气。”
事实上,别说这样表达感受,很多人连自己是怎样的感受都说不清。
从小我们没有被教育过如何表达感受,不管是伤心了,还是委屈了,或是愤怒了,我们大哭,然后父母会回应我们:“不哭了啊!”如果是男孩子,大概还得加上一句:“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男孩子更得坚强,老是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长大以后,当我们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难以走出来时,亲朋好友的劝说词如出一辙:“别想了,别想就好了,反正想那么多也没有用,想点别的做点别的,就过去的。”
好像真的是这样的,我们分分心,不去理会感受,好像情绪就真的不在了似的。然后呢?要么被堆积的情绪撑到快要爆炸,每天焦虑烦躁,跟个炮仗似的一点就着,要么被情绪的黑洞湮灭,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疲惫的只想休息。
回到本文的正题:如何提高感受能力?
既然我们的感受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一点点隔离、压抑、剥夺的,我们也需要在生活中通过刻意练习,把它找回来。最简单有效还有很多良好副作用的方法,就是冥想。
我相信你就算没接触过冥想,肯定也听说过。无论是禅修、瑜珈、还是正念心理的团体,都有关于冥想的方法与效果。
冥想其实并没有听起来那么深奥,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把你拉回当下、感受当下的方法,偏心理学一点的说法是:不带评价的觉察当下。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试一下你才知道真不容易。
现在请闭上眼睛(达到一定境界睁眼闭眼无所谓,但是一开始,为了避免外界干扰,还是闭上眼睛吧),什么都别想,安静的待五分钟。(你可以定个表,五分钟真的比你以为的要长的多。)
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脑内万马奔腾,无数的念头想法都冒出来了?以前我的一个来访者告诉我,她一直在想这样有什么用?是不是咨询师骗钱的手段?为什么要在这里静坐?真是太蠢了!感受?有什么感受?没有感受!
你想了些什么?回头看一下,你会发现,大多都不是感受。其实很多心理问题都是指向过去或未来的,如果能把意识放在当下,对缓解情绪有很大的作用。我在以前的文章《做饭也是一种修行》中,从比较理论的角度介绍过觉察当下的知识,今天说一说具体的操作。
如果你是第一次冥想,我还是建议你闭上眼睛,选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来,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因为呼吸是我们如此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根本不需要意识去关注,一开始可能很容易走神,没关系,发现已经去想别的时,把注意力拉回来,重新关注在呼吸上即可。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我们需要给呼吸多一些耐心。
当你能够很稳定的把意识放在呼吸上时,可以随着呼吸慢慢感受全身。我一般习惯顺着吸进身体的空气去感受,从鼻腔,到肺,到腹部,慢慢扩散至全身。记得有一次,我在呼吸时感觉我的背部很酸痛,仔细体会,好像背负着超出承受能力的沉重东西的感觉,呼吸费力,浑身疲惫,意识到这种负重感后我很愤怒,好像我背负了本不应该我背负的东西。冥想的过程会让你更关注身体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带来的情绪反应。
接下来,不断的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愤怒、紧张、失落,还是满足、放松、温暖。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发现自己有很多感受是以前没有被关注到的,如果有一些感受无法用具体的某个词语形容,那就打个比喻。我的一位来访者曾说她的感受“就像陷在一潭污泥里,拼命挣扎却无法脱身,快要喘不上气”。多形象。
觉察到感受之后怎么办?依旧是不评价。感受无所谓好与坏,全部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看见它们,接纳它们,表达它们。“看见”具有的强大疗愈能力超出你的想像,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感受,你也就看见了真实的自己,这时,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你都会觉得好受很多。
曾国藩有句话我非常喜欢:“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只活在此刻,每一个此刻都清明,人生亦清明。所以,只有感受,表达感受,我们才会活在当下,真正和我们自己待在一起。
END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