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幸受到汉字美学推广者 阿布老师的邀请
为一字群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一场语音分享
在这里也分享给我亲爱的你鸭!

—————————下面是逐字稿的分割线—————————
我是蜡笔小猫儿,一只和画笔谈恋爱的猫。
孔子曾经曰过,“三十而立”,年近30,没车没房没存款。
但让我感到开心的是,兜兜转转,我终于明白并开始践行,一个让自己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
每天画画,每天和大家分享画画的快乐。
我曾留学美国六年,在顶尖建筑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在个人事业刚刚开始一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我决定辞职回国。
重新拿起画笔,从事绘画教育。
这个决定,对我身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猝不及防的。
然而,对我来讲,我已经等了太久,终于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做出这个决定:从今天起,我要画画,每天画画,并和大家分享画画的快乐。
今天有幸受到阿布老师的邀请,来到“一字群”和大家分享:
我和画笔之间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终于让我明白,画画是没什么用的。
但正因如此,它给我了最单纯的快乐,
你们也可以。
因为画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6岁的我第一次认识画笔,拿起它乱涂乱画,看到一张白纸上,突然有了这么多缤纷的色彩在舞蹈,我感到非常开心。
妈妈发现了我在画画时自得其乐的心情,多方打听,送我去上海有名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就这样,我开始在课外时间接受绘画传统教育,一画就是12年。
这12年里,我也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加上绘画特长,当了12年的校级的宣传干部,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知不觉间,我喜欢画画的原因变了,我很少再去专注感受画画过程中给我带来的快乐,开始喜欢上画画给我带来的许许多多外界的认同,和建立在赞扬声之上的自信心。
时间一下子就到了高三,该填志愿了。老师和家长跟我说,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吧!你以后想成为什么呀?
不过,当我告诉他们“我想画一辈子的画!我想考美院!”的时候,他们说,这怎么行呢?美院都是些考不上大学的孩子的出路!
美院,在大家的眼中,好像就是一条出路。
父母告诉我:“如果你要考美院,四年毕业之后,我就让你再参加一次高考,读个正经大学。”
老师告诉我:“你跟学校请一个学期的假出去学画画,高中毕业证书你是拿不到的哟,同济大学的校长推荐名额也不好给你的,你自己想清楚哦!”
当时我感到非常疑惑,之前不是你们说,要选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的吗?
你们好奇怪哦!
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威胁下,我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
为了不被退学,我每天上午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然后穿越一整个上海,去画室冲刺美术高考。根据历年真题,每天练习素描人像,以及水粉静物。
终于,到了美术高考那一天。
拿到考题,我顿时慌了:请根据照片画一幅色彩风景。
风景???我可从来没有画过风景!
但随即镇定下来,不怕不怕,我相信自己的绘画能力。
走出考场,松了一口气。突然听到经过身边的考生在聊天:
“啊!果然是考风景啊! XX老师果然没说错!”
“是啊!还好我们已经画了2个月了,没画静物。”
后来我才知道,美院内部的老师在校外开班授课,提前透露了考题,不止一个。
霎时间,我感到无比的失望,我未来的老师,我绘画道路上的前辈,是这样主动破坏公平的人哦!
1个月后,我收到了美院的录取通知书,也收起了画笔,统统放进了抽屉。我回到高中,重新备战高考,进入一所985大学的生物系学习。
你问我怎么进生物系了?除了美术之外的专业,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交优秀的作业,考优秀的成绩,GPA3.8,对我来说很简单,但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法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趣。
我也不再画画了。画得再好有什么意思呢?到头来还不是被人看不起。
可是,每次作业做累了的时候,面对着空白的草稿纸,我还是会手痒,会不自觉地就开始画线条,画些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图案。
我在画啥鸭?
我不知道。
可是我,很开心。
我想起来了,最开始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没学过画画的时候,在白纸上胡乱涂鸦的那份开心。
那为什么我不画了呢?
为什么失去了老师、家长的认可,失去了对美院和前辈的敬仰,我连绘画带给我的快乐也要否定呢?
成绩差才去学画画,学画画没出息,这只是社会的成见。事实上,这两件事并没有任何联系。
而画画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快乐,却是非常真实的。
我决定,不在生物系里耗下去了,我要转专业!我要再次拿起画笔!
然而,要从事绘画相关的专业,恐怕还是会收到家里的反对吧。于是我自作聪明地采取了一个迂回政策,我去考一个建筑学院吧!一个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专业,既可以画画,又可以满足家长对我的期待,毕业之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简直完美。
我有幸申请到美国排名前三的建筑学院,坐了20个小时的飞机,我开始了一个人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在建筑学院里,我尝试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说,你画得真好!但我们更想看到一个建筑的电脑模型!
建筑学院不再重视建筑师的手绘技能了,因为电脑建模,学起来快,而且效果又好。
顺利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尝试用绘画来表达我设计的空间,他们说,你画得真好!可是你做的是无用功,客户不需要手绘的图纸。
建筑市场也不需要手绘了,因为电脑可以模拟出更为逼真的设计效果。
建筑行业里,手绘曾经是建筑师的必备素养,现在是一项逐渐被淘汰的技能。在一个崇尚科技的年代,我为什么还要坚持手绘?
作为一名新人建筑设计师,我需要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去学习专业技能,甚至这样也是不够的,我恨不得连觉都不睡。如果你有建筑师朋友的话,自然会知道,熬夜通宵是建筑师的必备素养。
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我的爱好再一次受到了现实的考验和质疑。
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个奢侈品。就像幸福对我来说,总是在未来,看得到,摸不着。
终于我等来了工作后的第一次休假。
我立马飞去了费城,因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梵高的《向日葵》。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热泪盈眶,就像见到很久没见的好友。向日葵鲜艳的黄色,堆叠的颜料,梵高的画总是能在我的心里播一颗种子,然后开始无限蓬勃地生长。
我旁边站了一个老爷爷,他端着一本速写本,在临摹这幅《向日葵》。
我在他背后站着看了一会儿,在心里吐槽道,“这画的啥呀”,便走开了。
接着我又去了罗丹博物馆,看罗丹的雕塑,那过分发达的肌肉,一改文艺复兴雕塑的优雅,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力量。
咦?院子里有人在写生罗丹的雕塑?
咦!这不就是刚刚画《向日葵》的爷爷嘛!
我走过去看了一会儿,心里默默吐槽:“这人体比例好像不太对吧!小腿长了!”
他好像感受到我的视线,回头看了看我,问:你也会画画吗?
他的英语似乎不太好,原来是前苏联的移民,35岁的时候来到美国,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雕塑创作,现在已经坚持三十几年了。
我心里再次默默吐槽:“啊,画了三十几年才画成这样啊。”
在我的印象里,画画就必须要画得有出息,不然就别画画了。
可是,看着爷爷神采飞扬地给我展示他的雕塑照片,展示他的小伙伴们的雕塑作品,展示他参加的业余绘画组织的集体照,每个人都围着沾着泥土和颜料的围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满足的笑容。
这样的笑容,我在我收到心爱玩具的侄子的脸上,也看到过。
我突然发现,我错了,错得很彻底。
为什么画画一定要画出什么出息来呢?
在画画的时候,能感受到孩童般单纯的快乐,这对不断老去的我们来说,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吗?
周国平说: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即便以后连人工智能都可以作画了,随随便便画得比我们好,但是画画的那个当下,我们体会到的快乐是无可替代的。
幸福的体验,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
即便建筑市场不需要绘画了,我需要。
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喜欢画画的人们,也需要。
因为它是我们通往幸福的道路。
我又开始画画了。
随手涂鸦的时候,我感到放松,渐渐地感到有些无聊。
当我画完一张不错的画,晒到朋友圈收了六十几个赞之后,我感到骄傲,然后有些愧疚。
我对画画的爱一点儿都不纯粹,我好像又开始炫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只有当我开始用绘画来表达思想,当我用绘画来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的时候,当我用画笔和大家进行交流的时候,我感到一种让人安宁的幸福。
这些画,没什么高深的技术,你也一看就懂。
那多好啊!
因为一幅简单的画,你懂了我的快乐,于是我的快乐就成了双份的了。
原来,绘画带给我的幸福,从来不是因为我画得多好,也不是因为我收获了多少赞,甚至不是因为我体验到的小开心,而是因为
它让我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越来越多
能让我记录生活中的快乐,越来越丰富
让我分享生活中的快乐,给越来越多的人
我可以做到,你有什么不可以呢?
看到许多小伙伴自称“手残党”,日复一日地临摹小图案,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但无法进行创作,也没有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知力的提升,我感到非常可惜。
感谢互联网,让我在地球的另一边,了解到中国的知识付费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特长,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可能:
每天画画,每天和大家分享绘画的快乐。
我成立了线上的手绘训练营,带着大家画画。
开营的时候,我都要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想出来了再开始正式的学习
告诉我一个最触动你的画面,就一个,会是什么?
一个学员说,她喜欢爸爸背起孩子的画面。
不过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会不会太难了。
不怕,它为什么触动你呢?
她说,因为看着他们,我就好像看到大山托着初升的太阳,这般壮丽的景象。
哦!原来我们不仅在用眼睛看,更在用心去观察。那就把你用心看到的画面画下来吧!
父爱深沉,化作山石,给孩子飞向阳光的力量。
另一个宝妈的回答让我特别动容,她说她想画出自己的蜕变。开始画画之后,她终于不再被忙碌的生活撕扯,看到了太多的希望。
这怎么画?
闭上眼睛,你看见希望像什么?
我觉得,像一束阳光挣扎着穿透厚重的黑云。
真好!那就画下来吧!
发现了吗?
你就是那束光,你就是那股拨开黑云的力量。
我的学员们
当他们看到自己心底的画面竟然真的能被画出来,而且还是自己亲手画的时候,
他们说,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心。
在这里,我也想对他们说:
谢谢你们,让我找到了我想用一生去完成的人生的意义。
现在,我每天画画,每天和大家分享绘画的快乐,我感受到一种让人安宁的幸福。
画画,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事。
3万年前,我们才从猴子变过来没多久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
后来发明了文字,发明了纸张之后,人类渐渐开始依赖于文字的表达,我们渐渐忘记,最早的文字也是从人们的图形涂鸦中变化而成的。
形象思维,是我们主要接受信息的方式。
比起传统地一条一条记笔记,我们更喜欢画一张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让我们的逻辑有了“画面感”。
比起看一篇论文,我们更喜欢读一个故事,因为故事让我们有“画面感”。
比起读书,我们更喜欢看视频,大脑都不需要刻意思考,就接收到一个故事,因为视频就是“画面”。
“画面”是我们接受信息的直接方式,那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画面”去表达?
于是继微博、朋友圈之后,各种短视频开始火了起来,因为我们终于发现,“画面”是一个更加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
但我们也发现,要拍好一个视频也是一个技术活,拍出来好像总是跟我想象得要差一点。更多时候,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拍,枝头的喜鹊已经飞走了。
它虽然飞走了,但是它停留在树枝上的模样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那就,画出来鸭!
现在,给大家1分钟,马上找一张纸,一支黑笔,一支红笔,如果没有红笔,只要不是黑色的就可以。我们一起来画画看。
准备好了吗?
先涂一个红色的圈圈
再涂五个,就得到一朵小梅花
像这样,画四朵梅花,五朵也行,三朵也可以,你高兴就好
然后画出枝丫,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画一只停留在你心头的喜鹊
一幅喜上眉梢图,就画完了。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一幅画就这么完成了!快乐也很简单!
我正在策划一个手绘的兴趣社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告诉我你想在这个社群里学到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