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然是为了教育出好的学生,但什么才是好学生了,答案却各不相同。
教育的悖论有人说听老师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但前提是老师说的要对,而事实上是人都会犯错,况且老师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
有人说记忆力好的学生才能成为好学生,比如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教育的本质显然不仅仅是记住前人留下的知识,况且记忆力只是考察学生对老师授课和书本或其它信息来源内容的重复,并不能说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有人说能得高分就是好学生,按照这个标准考试成了筛选好学生的最有效方法,比如高考。但是通常得高分的学生往往是能找到标准答案的人,比如刷题多的学生也能得高分,甚至竞赛得金奖,但标准答案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会问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敢于对老师甚至权威的论述进行挑战,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见,并勇于表达,但这样的学生并一定不受欢迎,个别的还会被做为问题学生对待。
有人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但德智体作为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往往把握的尺度是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因此听老师的话才能成为好学生......
也有很多人认为能力的培养才应该是教育的本质,比如自学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好多能力的培养又不是教育本身所能达到的,还要靠后天的不断自我摸索和积累。
从这一点上看,教育本身陷入一种悖论,即教育是为了培养出来好学生,而好学生标准却各不相同,而不同标准的好学生也并不一定能成为真正成功或者有用的人才。按说不成功或者没用的人才就不应该称其为好学生。
罗胖在最近罗辑思维里谈到,教育的使命是尽可能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天分和兴趣所在,分头突围,各自应对各自的人生挑战,即所谓的教育竞争的实质是“动机分化”。
问题是现有同质化教育体制下真能激发“动机分化”吗?如果不能,什么样的教育系统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所在,发挥个人潜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