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七宗罪系列之一。逃避的欲望,懒惰及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懒惰一罪的产物。
懒惰一般指“精神上懒惰”。浅层意思就是“永远地睡去”,好像犯懒一样不肯起来。深层点是,“懒惰”应当含有“现实逃避”的意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
有时说某人比较懒,或者偷懒的情况,一般是说这个人懒惰散漫,有时也指不热心于世事,做事不认真,不放在心上,怠惰散漫。
懒惰,从字面上讲是不关心,懈怠。懒惰的大脑,精神或心理的懈怠,漠不关心。这就是今天所说的注意力缺失症,容易导致分心、低血糖,或者一些本全身心投入的行为。
我们把它视为一种罪、一种引诱、一种懒惰的习惯,还是把它视为一种身体状况?为什么我们这么难于集中精力?
大脑喜欢瞎想,胡思乱想是大脑的日常活动,心不在焉是大脑的默认状态。这种状态是最依然的模式,通俗的说大脑原本就是“一团浆糊”,当把这种无序的状态变得有序,这个过程中大脑开始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压迫我的“自由”,我就要反抗。
每当我们的思维被具体的、离散的、有目的都行动打断后,大脑就会恢复到所谓的“休眠”状态。其实大脑根本没有休眠,相反,它正经历着一种紧张的活动。
大脑会不断从外部世界和我们的内部状态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只是在监控所有值得关注的信息。从计划的角度来看,这种准备状态是有用的,它允许我们发现潜在的掠夺者,抽象的思考,为未来制定计划。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心不在焉,这就是大脑的休眠状态,想要有更多的动作,只需要有意识的行为。
现代社会对同时做几件事的重视,正好符合我们的自然本性,这个想法不错,但结局往往让人沮丧。
每次输入新内容、每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新要求,就像一个潜在的捕食者,已经让大脑应接不暇。
也许大脑应该转而注意这个,但别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我们可以永久的维持心不在焉的状态,但是结果,我们什么都关注,也就什么都没注意到。
虽然我们的大脑可能是为心不在焉而设的,但他却无法按照现代生活的速度转向任何方向。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而不是一次做好几件事,甚至不停歇。
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注意某种事物必定是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的。
我们不能同时把注意力分散到多件事上,并期望他能向我们指出一件事情是那样高效。两个任务不可能同时处在注意力的情景中,能自始至终从未焦点的只有一个,而另一个,则更像是不相干的噪声,要被过滤掉。处置工作,两个都没有获得高度关注,都成了噪声,这样虽然会稍微清晰一些,但噪声的程度都是一样的。
外面的月光或者玻璃上的反射,两者之间必有取舍,这种现象称作选择性观看。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确实比心情好的时候少。我们的视觉皮质实际上从外界世界吸收了更少的信息。我们可以分两次去看同一个场景,一次是心情好的时候,另一次则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结果是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注意到的,以及我们的大脑吸收到的东西,都比心情不好的时候多。
上学时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听课收获到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或者在心情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去评判某种事物,心情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坦然与接纳,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看着更片面,甚至偏执。
除非用心关注,否则无法拥有真正的意识。意识可能只需要极少的注意力,但他确实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没有什么是自动发生的,假如我们不去注意,我们就无法意识到某些事情。
在我们手机丢了之前,我们不会去注意如何挂失手机号码,如何冻结微信,如何找回微信密码。如果我们不去注意,我们不会意识到基本的信息安全问题。
当你过于关注玻璃上反射的光,你不太会错过黄昏美景,而且越思考,你的瞳孔就会张得越大。只要查看瞳孔的大小,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心理效应、你的记忆负荷、你的计算速率,还会告诉我们,你是坚持下去还是放弃。
训练、残酷的练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已经再清楚不过。你甚至会问自己,这个世界中有多少事物是我早先没有看见的?
先前难以负担的事物会变得更自然,更系以为常,不费力气,换句话说变得更容易。只需要一点点练习,小小的习惯就养成了。
其窍门在于复制那种相同的过程,让你的大脑学会在过去费力的事情上变得不费力。
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写一个步骤清单。比如患了病、车坏了、写作遇到障碍,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而不是靠所谓的直觉去做事。 清单、公式、结构化程序,这些都是你的最佳选择。
重要的事情是合理而有选择的训练——有清醒的头脑——同时还有欲望和积极性去掌握你的思维过程。
每当我们把额外的需求强加到注意力资源上,散步的时候听音乐、工作的时候查邮件、一次追随5种流媒体,我们就限制了围绕任何单一对象的意识,以及我们以积极的、保持正念的和富有成效的态度来处理事务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自己拖垮了。推理不及被限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