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
女儿七岁时,我曾正儿八经地给他出了一本书~多多的夏天。书中收录她七岁前所写的一些短文写作,包括绘画与手工作品照片以及过往为她建立的成长档案等内容,当时这本书一共印了二百多本,分别送给了众多亲朋好友。一晃19年过去了,再次翻开这本书,从零岁的文字中寻觅到如今在女儿身上依然保留的诸多童年的影子,于是便用手机将这些记录他童年时光的每个瞬间拍录下来,以做纪念。
随笔中包括描写自己的家人的文章,这将有助于慢慢培养她对家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真实表达。如果有机会,让孩子在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与自然亲密接触,呼吸清新的乡土气息,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的养料。当孩子提出一些稀奇古怪幼稚,甚至你让我毫无价值的问题和想法时,请重视并记录下来,因为这是他转瞬即逝却不可多得的思维火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2905/9178eab3bccc89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2905/5952c308af502f8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72905/144d2fa4ec61212d.jpg)
生活体验
平日里,我们給你的时间总是太少,我们颇感内疚,但那个另一半就是极大的满足,因为我们给你的生活体验并不少:溜冰、游泳、看电影、旅游、参观博物馆、泡录音棚,当然也包括和父母一起受冻挨饿,我们觉得这些体验将是你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父母要尽可能的为孩子创设更多丰富有趣的日常生活,并想方设法让他们接触更多更广的写作手段与方式,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第一,将麦克风当做礼物送给孩子,将他们喜欢讲的故事或平时喜欢读的课文儿歌录下来,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电波被播放出来的时候,孩子会有种新奇的感觉,而这种心情往往会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
第二,设计一些简单明了的表格,分门别类的让孩子填写,比如自己父母及朋友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实物电影等,然后根据填写的内容,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将他们串联起来,说成一篇短文,以此来降低写作的难度,克服孩子对写作的畏惧,让他们觉得表达并非那么困难。
第三,创设一种睡前阅读仪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将它固定下来,让孩子自然养成一种阅读和朗读的习惯,扩大他们的词汇量,聆听与掌握语言节奏。
第四,帮助孩子建立一种特定的身份认同,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个作家,发明家,旅行家,画家,诗人,以激发孩子主动参与并爱上任何形式的创作。
第五,有效应用不同学科的内容,比如数学,科学,地理,历史艺术的巧妙将它们融合在一,他的好处在于不仅加强了这些学科知识在孩子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同时提高了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鼓励孩子适时的为实用目的而写作,比如说为刚看过的一部电影写条广告,为家庭旅行计划写个简单的路线图或计划表,为出差的父母写封信,为周末家庭聚餐或生日聚会写个购物清单或邀请函为自己的某种情绪或某个瞬间写一首小诗。为一道简单的水果沙拉或番茄炒蛋,杜撰一份操作步骤。
第七,在孩子写作过程中,不要急于修正他的表达错误,对于孩子而言表达的欲望要比表达的真准性更为重要,一定要保护他在这个过程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给孩子办报纸
报纸基本保持每月一期的节奏,日期发行不限,只要每个月中有新鲜好玩的事就出一份,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题材不限,形式不限,从书信到相册,从文章摘录到电影评论,从艺术作品到采访,从创造发明到旅行游记,写作内容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新闻采访稿,第一次拍电视记录,开学前的大扫除,小诗一首,看电影有感
录音
《飞越梦想》这张专挥不仅收录了多多生日当天在录音拥内所录制的11首歌,还收录了她12年来的一些珍贵录音,包括她4岁时演唱的英文童谣,第一次和我一起录制的电台节目,为少年儿童出版社录制的《上下五千年》解说词,等等。
电影
Carol小的时候,当然看的大多是些迪士尼卡通,而且从不看中文版,直接看英语原版。也难怪很多人,甚至外国人都认为
Carol是出生在美国的华商,或者至少也应该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我觉得打小看原版这事儿,对她练就一口纯正美音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Weston Woods是一个在美国非常有名的影片制作公司,他们擅长从最好的经典儿童文学中选出一些适合的故事拍成电影,其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渐渐地爱上阅读。
在Weston Woods Story Books中,《我的名字Chrysanthemum》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喜欢它不仅因为故事本身,更主要是因为为这部短片配音的是我最喜欢的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她低沉、自然、颇具戏剧感染力的叙述为整部影片营造了一种极其温暖、柔软的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