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90后的我,生活在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阶段,自然也没有经历过50、60年代的贫困与饥荒,然而爷爷奶奶辈年龄段的人大多都是经历了那个贫困年代的洗礼,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懂的珍惜。他们经常会对已经不能用的还是舍不得丢掉,宁愿用破旧的物品也不愿意用已经买好的新物品,爷爷奶奶他们那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值得钦佩,但他们那一辈人的很多观点放在当今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阻碍了我们的对品质生活追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讨论:
1、打开自己的衣柜看一看有多少以前买的衣服几年都没有穿过了,但仍旧还放在衣橱的角落里?
2、拉开自己的抽屉瞧一瞧有多少以前留下来的自以为某天会用上但那天迟迟未到的小物品占据着大部分空间?
3、环视一下自己的梳妆台上有多少已经不怎么用的化妆品但仍旧凌乱的摆放在原位?
根据上面的问题1~问题3,请允许我问一问各位朋友:几年没有穿过的衣物、未来可能用上的小物品、已经不怎么用的化妆品等等,再次使用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或许有朋友会说丢了太可惜了,放在那里自己的心更加踏实,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用上,我自己以前也惯性的以这种思维方式考虑以上问题。但本人有个爱好就是闲余时间读读书,欣享优秀思考者的思维模式,偶然读到一本名叫《断舍离》的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结合书中的理念并糅合了自己的实践,以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感悟。
自己从小也受到老辈们的影响要尽可能节约,许多东西已经长时间没用了,但能用就不许仍,这也是以前自己无法舍弃掉的思维方式。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部分人民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无法舍弃的思维方式极大的阻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人经常提到家里总是杂乱无章,就算是经过常规的大扫除后仍然觉得自己的家还不够整洁,说直白点常规的大扫除只是进行了扫、擦、转移物品等活动,顶多改变了原始物品的位置状态而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只有把家里的“负能量”的东西赶出家门,所谓“负能量”的物品可以大致分成三类 ①自己已经确定不再使用的;②还能用的,但自己不喜欢、不舒服的;③ 别人送的物品,但此物品自己不喜欢,但鉴于送礼物的人而没有扔掉。针对以上3种情况,首先,谈到“不再使用了的物品”时,大家会觉得虽然不会用了,但自己花了钱去买,丢了浪费呀!那还不如放在原位,慰藉自己的心灵。其次,提到“还能用的,但自己不喜欢、不舒服的”这类物品时,大众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还能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喜不喜欢、舒不舒服等深层次的思考,都是以物品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来考虑,即使可以用,但用着不喜欢与不舒服,从潜意识中是拒绝这种感受的,但迫于“能用”而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思维模式就会严重阻碍我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后,聊到“朋友送的,但自己不喜欢”这类物品时,直白点说自己内心是不愉悦的,每天都看到这类物品,但自己对它却没有喜感,却占据着自己的空间,从表面上看没有影响自己,但试想一下,换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在身边,自己时常看见他,多多少少可以逗逗自己开心。
从思维转变到生活实践这一过程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得知阻碍自己生活品味提高的思想之后,接下来就着手开始实践来清理它们。清理方法推荐以下几种,a、直接扔掉;b、捐给需要人;c、变卖出去。针对那些已经使用过的私人物品或无法继续使用的物品,可以采取直接扔掉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时要果断,要以自我为中心,想到处理掉这些阻碍自己生活品质提高的“负能量物品”就毫不留情;某些物品对以前用着较好的物品,现在已经不用了,但这些物品对其他需要它的人有较大的帮助,比如一些自己不穿的衣服、书籍等等物品,就可以通过一些公益捐助途径来处理掉这部分对自己而言没有用的物品,这就相当于把这些物品送到了需要它的地方;对于一些物品不方便捐助,但又具有一定的价值,这时就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二手物品交易中心进行处理掉。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最先开始清理的就是我的衣橱,我把自己所有衣物全部拿来出来,扪心自问自己每一件衣物穿着是否舒服、是否喜欢,喜欢舒服的放在一边,其余的放在另一边,刚开始进行“舍弃”时还会存在不喜欢不舒服但就是丢不掉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刚开始还没有感受到丢到这些负能量物品的快感,于是先尝试着果断舍弃部分衣物,通过附近的自助捐赠衣物箱,成功的处理掉了第一批衣物后,回到家忽然发现自己身心轻松许多,后面陆陆续续的处理掉了自己的衣橱、鞋柜、抽屉几乎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经过点点滴滴的舍弃艺术,让自己居住空间重新焕发生机。
通过把这些负能量的物品送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会让自己如释重负,留下来的是自己认同的、喜欢的、舒服的物品,与此同时腾出来的空间也会更加衬托出对留下物品的珍惜,这就和逛商圈时见到奢侈品店里大量的空间用来展示为数不多的商品一个道理,多了就不稀奇了。舍弃的艺术希望达到的境界就是留下来的都是当前自己爱慕的物品。同时送出去的物品达到了需要它的地方,自己也算是做了对的事情,自己心里也会美滋滋的。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真正舍弃这部分负能量的物品,可以真正的了解到自己内心喜欢什么、哪些可以让自己舒服,同时也为找到更喜欢的物品腾出足够的实际空间与心灵空间。其实,我们的生活空间如同人体血液内环境一样,血液环境需要身体的新陈代谢来不断排除废物,产生新养料,这样的人体才能保持健康。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直不懂得舍弃艺术,自己的生活空间就会因为挤满了负能量的物品而表现出死气沉沉一般。此时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前固化的思维定势,“懂得舍,敢于舍,爱上舍”把自己的生活空间打造成自己专属的“度假区”,每天回到家看到了每一件物品、装饰、位置布置都会让自己感受到轻松愉悦之感。当自己把这些负能量的物品清理出家里后,物品少了,而且都是自己喜欢的,我相信以前不喜欢整理的人都会爱上整理,因为留下的都是自己认同的,没有理由不去用心呵护它、管理它。自己通过上述舍弃理念的实践之后,自己的私人空间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自己在购买物品时也更加知道自己的喜爱,在符合自己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去追求对生活品质有提高的物品。
以上内容仅为“舍弃艺术”部分的内容,后面抽时间更新剩下的“隔断艺术”及最终达到的“心灵上的离”部分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