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李尔王》读后感——来自亲情的拷问

《李尔王》读后感——来自亲情的拷问

作者: c0bbc1a0f849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8:47 被阅读0次
《李尔王》读后感——来自亲情的拷问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无价的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在《李尔王》这部悲剧中却将爱和亲情与金钱权利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为金钱和权利而不惜堕落的人的丑恶。主要写了两个家庭一个是李尔和三个女儿,一个是葛罗斯特和两个儿子。

李尔便是整个悲剧中的主角,他是一位骄横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乏味沉闷的父亲,故事开头李尔便让三位女儿用言语来表达对自己的爱,以此来给女儿们金钱,权利和土地。冠冕堂皇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用虚伪华丽的词藻获得了李尔的信任,而不善言辞却真诚善良的小女儿却被驱逐。而正因听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谄言成为了李尔悲剧的开始,在他被狠毒自私的两位女儿冷落并逼疯成为乞丐后与小女儿科迪莉亚重逢,才终于明白只有小女儿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但刚获得的希望是如此短暂的,在小女儿与两位姐姐的战争中,科迪莉亚和李尔被俘下狱,科迪莉亚被侍卫杀害。“你是永不回来的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当李尔的小女儿科迪莉亚死了,李尔的感情转为对这个充满琐碎卑微的世界的摈弃,此时李尔对这个失去意义的空无的世界毫无留恋,最终也死去了。

其实,葛罗斯特和李尔一样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不辨是非。当弟弟爱德蒙陷害哥哥埃德加时,葛罗斯特只听信了爱德蒙的一面之词没有去求证,便马上派人去追杀埃德加,把埃德加逼入绝境,只能装成一个“疯子”以此来躲避追杀。由此他们的矛盾是异常激烈的,父子两人都相互痛恨着对方。但当葛罗斯特发现这一切都是爱德蒙的阴谋时,他的双眼也被剜掉成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瞎子。此时葛罗斯特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埃德蒙并后悔不已。“我没有路,所以不缺那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却曾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只有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明白不是所有的事实只看表面的,真相永远都是藏在心底的。

弄人是这个悲剧中最清醒的人了,弄人不是傻子,而是真正的聪明人。弄人以十分隐晦的方式曾多次向李尔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人家在两旁剥削你的聪明,剥削得中间不剩一点东西。……现在你却变成一个孤零零的圆圈圈儿。你还比不上我;我是个傻瓜,你简直不是个东西。”弄人一直待在李尔的身边,他以看似简单实则富含深意的话来引导李尔,同时他也是他也是世间表达反讽和隐喻的体现。

相关文章

  • 《李尔王》读后感——来自亲情的拷问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无价的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在《李尔王》这部悲剧中却将爱和亲情与金钱权利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为金钱...

  • 《 李尔王》读后感

    我认为这是一本讲人性,讲如何去爱的书。 究竟是怎样的父亲,才会依仗儿女们的只字片语,来判定他们对自己的爱?我总想,...

  • 《李尔王》读后感

    在这个星期一,我们开始了共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在剧中,刚开始李尔王,他要给他的三个女儿分配国...

  • 《李尔王》读后感

    最近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尽管理解的不是十分透彻,可是还是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李尔王》:年老的李尔王想放弃权...

  • 《李尔王》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英国伦敦附近的斯特拉福小镇,卒于1616年4月23日故乡家中...

  • 李尔王|糊涂的李尔王

    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内容解析 不列颠国王李尔年纪大了,他想把国土和权力分给三个女儿,自己安心颐养天年...

  • 李尔王

    一开始,老师说,我们要读李尔王了,我一看这本书,发现这是一个剧本类的书,有好多人都看不懂他在说什么,我也是,于是...

  • “李尔王”

    莎翁的第二部作品,不愧被世人评为四大悲剧,读后心底也深深的悲哀…… 李尔王在自己年暮之时想通过给自己三个女儿分封国...

  • 李尔王

    罪恶的念头:既然凭我的身分,产业到不了我的手,那就只好用我的智谋;不管什么手段只要使得上,对我说来,就是正当。(下...

  • 李尔王

    李尔王是不列颠国王,年老想退享儿女的福,不再过问政事。于是把国土分三份,三个女儿,通过用言语向李尔王表达对他的爱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尔王》读后感——来自亲情的拷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ky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