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己成长和从事教培行业,越来越能理解父母,并希望给她们更多的陪伴。小时候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就会发脾气,长大后再感受,多了些对父母的包容,更能理解他们的方式。
5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方法苏联一个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找了100种办法,这个孩子都没有改变的话,我会去寻找第101种”。什么意思呢?作为家长,我们无权选择孩子,只有选择自己的方法,才能走近孩子。
我们往往会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说一个孩子对人很依赖,但是孩子本身对依赖和独立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这需要培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呢?
1.家长要有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
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很多孩子一般由老人照顾,获得的是隔代陪伴,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孩子会特别依赖,有空就缠着父母。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家长需要制定一些日计划、周计划,留出适当与孩子独处的时间,带给孩子安全感。
2.不要当面批评孩子
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同样有自尊心,且比大人更需要保护。比如孩子成绩不如预期,家长脾气一上来,当着其他小伙伴的面批评孩子。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会不高兴甚至自尊心受损。
教育中,批评没有错,但家长要尽量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激动时去批评他,这种做法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其不敢独立做事与表达。
3.一次只提一个要求,并坚持一段时间
想让孩子独立,平时的训练必不可少。有的家长会做一揽子买卖,每天都给孩子提要求,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独立的技能。可结果往往是欲速不达,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提要求很正常,但家长要注意一次最好只提一个要求,并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做到自然灌输。
4.给孩子提供空间
比如今天你想让他做3道题,不妨问下孩子的意见,想做3道还是做5道,让他自己选。给孩子一些回旋空间,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孩子以后独立了能更好与他人合作。
5.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些动作,过后再加以规劝
孩子在成长当中,他总会有一些动作和成年人不一样,你可能会觉得不适合,想让他变得更好一些。
这个时候,不如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与习惯,在足够了解之后再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会认为你在给予他成长的建议,而不是指责,有利于孩子独立。
其实不管何种建议,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后盾。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慢慢由依赖走向自主,自我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