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没有写了,重新开始日更,这一次坚决不要半途而废。
看过一些儿童成长的东西,知道人在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十分强烈,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求知欲在大多数人脑海会渐渐消失。
我以前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看了《季羡林谈写作》的一个知识点:
20世纪早期,中国爆发了一场文学革命,就是所谓五四运动,举凡文学、艺术、哲学,以及政治、经济,无不蒙受其影响,而文学为尤甚,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文言改白话,这是几千年文学史上一大剧变。
这个内容突然让我突然想起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疑惑: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国学变成语文,又是什么原因把以前文言文写作变成现在这种白话文的写作。
这些疑惑,在我看到这句话所产生的恍然大悟而感受到的。
其实我的内心早早就埋下这个疑惑,只是自己并未发觉,仅此而已。
在人的成长过程,求知的欲望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对世界越来越了解的时候,我们把它隐藏在内心连自己也没有发觉的地方。
成年人的好奇总是如此匮乏,不像孩童时期,对世界所以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
保留求知欲的大人,会努力去阅读很多书籍,因为他们知道:书中可以给他们的疑惑解答,或启发。
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成人却没有这份耐心与执着。
如果不是突然一个回答解决了我心中积压几个月的疑惑,也许,我不会知道这一点。
阅读,让我的内心从此不再平静,我可以有很多疑问,很多想法,通过阅读,我可以慢慢寻找到答案。
活到老,学到老。真该一直执行下去。
今2018-12-25有感而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