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作者: 读书打卡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06:26 被阅读0次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语文作业是检测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情况,提高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作业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双减政策下,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提质增效,在作业设计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设置多样性与个性化作业。

以往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大量简单抄写,重复性的作业,导致学生的作业兴趣不高,作业负担重。为此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设置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将口头、书面、阅读、实践等作业进行有机结合。以实践作业为例:

新出的(2022版)》课程标准相比2011版的课程目标中新增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40余篇关于革命题材类的文本。由此可见,国家对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而现实中难教难学是其突出问题,学生要想真正将课本的精神领悟透彻,还需通过实践活动将其精神进行内化,进而转变为自己的行动。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在学完了《开国大典》《少年中国说》以后,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或者参加革命纪念地研学活动,感受红色教育,发挥文本的育人价值,将学生健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到生活爱国、爱民族的点滴行为中。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应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在针对学生背诵较难的个性差异情况下,可以借助当下流行的短视频的方式,采用音乐说唱的方法,让学生录制背诵小视频,既融合了音乐学科,也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其次,把握单元作业思路与文本特色进行整合。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2022年版)《课程标准学段阅读与鉴赏提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表达与交流中倡导:“对写话有兴趣,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本单元围绕童心的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此,在单元设计作业中,可以将本单元需要落实的的字词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老师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为了落实想象的写话目标,结合《彩色的梦》的文本特色,让学生采用图配文的形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三,树立分层与跨学科融合作业意识

学生个体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必然导致学习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一、二年级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应设置以基础字词的掌握为主要目标;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展主题类阅读。

2022版新课标中也提出了融合各学科进行教育,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学完了《竹节人》这一课时,可以与劳动学科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劳动课上动手制作一个竹节人,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素养,另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文本素养。

王泽钊说,语文教得好的标志是使学生有思想,会表达,懂审美。在双减政策之下,作业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出既有料,又有趣的作业。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作业中体现人文素养,在作业中习得语文知识,提语文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nx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