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世界只有这四类知识(二)

全世界只有这四类知识(二)

作者: 阿九 | 来源:发表于2016-11-11 17:32 被阅读25次

在第一篇里我提到究及一生我们的知识只有四种,就是: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识最终是要「为我所用」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对于知识而言都会想把它们变成第一种,也就是无论任何时候当我需要的时候我就知道该用什么、怎么用。

然而事实上能被掌握变成第一类知识的只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一小部分,我们则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努力把后三类变成第一类。

今天说说第二类和第三类的转变方式。

## 第二类: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觉得这个也不需要我再大张旗鼓地描述了。

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进入学校学习、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等等,就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把二类知识转变成一类知识的努力。

就是所谓的「学而时习之」

很少有什么知识我们扫一眼过后就可以记住、并且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取用,越到高级、抽象层次的知识就越是如此。所以你看,我们从小背九九乘法表,这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记忆链接;到了高中我们学习各种二阶三阶方程式的解法,一次次地做习题,一遍遍地套公式,这也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记忆链接;到了大学要用到微积分方程、高阶求导等等,也是要不断地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

要说,没有其他方法了么?对不起,还真没有。

我们在婴儿时候学习走路也是这样过来的。

所以,如果当你平时发现「诶这个东西我明明知道,为什么关键时刻就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一定要多给自己创造类似的「关键时刻」这样的问题,来一次次刺激自己的大脑激活这部分被深埋的记忆链接并使用,这样才能让你真正的掌握。

## 第三类: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就去了解啊!不会用就去用啊!」这看起来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但对于成人而言,还隐藏着另外一个问题。

孩提时代,我们脑中对于「风险控制」的概念不清晰,不能用大人常用的「利益均衡」来考量事情。就导致面对新鲜事物时「好奇心」往往居上风,就容易出现只要面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就全然不顾其他事情一股脑冲上去了。

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被这些「未知」的事物所打击和历练,同时伴随着我们身上责任的增多、自由时间的减少,再遇到未知事物的时候会让我们越来越趋向保守——我有没有时间学习呢?学习到了对我有什么收益呢?学习过程中投入成本是不是会比受益大呢?总之——「这么做值得么?」

我们做一个孩子时候对于新奇的事物可从来不会去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好玩就行啊!

那么每次接触到「哦这个我不知道」的知识的时候,成人的学习积极性是会差于小孩子的、越是「成熟」的成人学习积极性是会比「孩子气」的成人学习积极性要差的,或者说,保守。

你是不是也会为爸妈他们老一辈心态保守、不肯接受新鲜观念而头疼过?

很快,00 后也就要这样看待我们了。

那么这一类知识要往第一类知识转化(其实是先往第二类知识转化再往第一类知识转化),就要求我们克服保守心态,以开放和好奇的心态去接触、学习新鲜事物,不要轻易因为现有的环境足够舒服,就拒绝接受了解那些你不懂的事物。

第四类知识下篇再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世界只有这四类知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pf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