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7972/fd4182c90d495451.jpg)
时间过的快,孩子也日渐长大,这不,眨眼间,孩子读小学了。
孩子的童真和有趣是鲜活的,丰富的,小大人儿样说着各类词汇,网络潮词,社会概述,还时不时的爆粗口,间或童言童语,有的率真,也有妄语,我们都以童言无忌概之,一笑而过。
家里放着几副棋,或圆或方的,高高低低的,圆的是象棋,方的是军旗,高的是国象,低的是围棋,也是丰富,涵盖了国内外的棋种,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第一步是怯生生的打开它,问求,“爸爸,这是什么棋呢?”第二步,央求,“爸爸,咱们一起下吧?”第三步,要求,“爸爸,快来陪我下棋。”如此,由不知道到认识,由认识到熟练,短短几个月,便完成了蜕变。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孩子日渐成长的过程。看着他一天天的变化,先是惊喜,后是惊呼,最后成了惊吓,惊喜的是孩子发现新事物,惊呼的是孩子学会了下棋,惊吓的是天天吵着要下棋,活脱脱成了孩子的陪练。
对于这件事,有几件体会。第一,要有某样东西,这样才能更为贴近,有可能接触并成为此中翘楚。要想下棋,光说不行,必须得先有棋,放那里。生活中,我始终秉持这样的策略,比如读书,就要把书放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厕所内,床头边,书架上,沙发上,做到触手可及,把想法随时能变为现实。如今,读书似乎在手机上可以完成,实体书成了后腿。再比如,孩子要学乐器,那好吧,钢琴、电子琴、古筝、葫芦丝、吉他,就一股脑儿给备齐,买不买是我的事,学不学是你的事,凡事备齐,只待东风;第二,若孩子有兴趣,固然是好。家长的引导作用也很大。把孩子们领进门,剩下的就交给孩子吧,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是家长要基本能懂,试着导入;二是如果不懂,那就请老师带入,就是交钱学艺;三是让其接触小伙伴,会引起一些共同爱好,逼着他们去主动学习,有足够炫耀自己的“吹本”(吹牛的资本);三,一旦进入,兴趣保持的有长有短,这里便需要一个激励机制。个体有差异,孩子的成长进步常常出乎我们意料,自带天赋,自带光环。你就安静的在一旁看着,不时,鼓鼓掌,喝喝彩就好;四,若是孩子天赋极高,家长期望过殷,那就需要特别的策略,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极高的要求。因为,自己家孩子天赋一般,加之自己要求不高,至今未寻到秘籍,所以也不伤感。
孩子好像兴趣广泛,小的时候得益于识字多,早早在识文断字上领先于其它孩子,领悟能力也高,加之,思路清晰,快言快语,也常常觉得优秀于其它孩子。其实,我们心里清楚,也就是一般,一些小伎俩而已,没有什么大智慧。待至年龄稍大,学习了乐器,又学习了围棋,他便常常以此为傲,大杀四方。比如音乐,由当初的“呕哑嘲哳难为听”到如今的“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有点吹牛),实现了蜕变。比如围棋,由举步维艰到牛刀小试,一天一个新变化,一天一个大进步。如此,家里常常听到莫扎特、巴赫等人曾弹过的曲子,常常听到棋子掷地有声的吆喝声,如此如何?
缠着你下棋,无休无止,是有些疯掉了的节奏,不过该陪还得陪,日子还得过。
2020.9.3于临沂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7972/75cb4c9ae76860aa.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