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奉节县平安乡百名脱贫户感恩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背后的故事

奉节县平安乡百名脱贫户感恩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背后的故事

作者: 阿混胡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10:51 被阅读0次

“龚主任,你们捐赠的‘感恩信’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捐赠证书已经寄出了,谢谢您!”近(5月20)日,我接到了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来的通知。

    看着国家博物馆寄来的捐赠证书,我难掩心中的激动。几年前在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参与脱贫攻坚的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特别是2020年底平安乡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验收后,106位脱贫户写感恩信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奉节县平安乡地处渝鄂陕川交界的秦巴山区,属于14个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量大面广任务重。

      2017年8月,时任重庆市长张国清兼任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派驻工作队入驻平安乡脱贫帮扶。在先后两任市长(张国清市长调离重庆后,市长唐良智接任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的亲自督导和市县乡村干部群众历时三年多的艰辛努力下,奉节县及平安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平安乡得以如期通过脱贫达标验收。

    摘掉千年穷帽,乡亲们万分高兴,特别是一批脱贫户和致富带头人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政府、对驻乡驻村近四年的帮扶干部感激不已,乡亲们自发地用多种方式表达感恩之情。有的准备杀年猪请吃年猪饭,有的准备给扶贫干部送土特产品、绣花鞋垫,有的准备给党委政府和驻乡工作队送锦旗……

    当乡亲们得知乡里准备在茨竹村筹建一个脱贫攻坚村史展览馆时,大家奔走相告,分外高兴。在外经商多年已致富,前几年又回村发展产业帮助乡亲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一一重庆市巨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颜道明更是坐不住了。

    老颜是土生土长的平安乡人,也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先后在北京、成都等地创业发展。2017年,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平安乡天台村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了一个年出栏仔猪35000头、肥猪8000 头的养猪场,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此时,他想到了平安乡脱贫前后巨大的发展变化,想起了乡亲们两段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脱贫攻坚前,平安乡交通不便,望到屋,走得哭;吃水艰难,喝的天河水,吃的泥汤汤。人们说,“有女莫嫁平安槽(平安乡两山夹一槽谷),一天到头磨儿搖。要吃干的两坨苕,要吃稀的几瓜瓢(玉米糊),一吹一个洞,一喝一条槽”。现在平安乡脱贫了,油路修到户,水管牵到屋,家家有产业,户户象别墅。人们说,“有女要嫁平安槽,不种红苕种果药。要吃米饭随便舀,想吃朒朒(方言,肉的意思)任你炒”。

  老颜一连几夜没睡着,一直在琢磨要做点什么事表达一下对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感激之情。他对乡亲们这许许多多的建议和想法,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找到我和天台村帮扶干部徐治国,将他和乡亲们的想法恳求来了个“竹筒倒豆子”。

  我和老徐被乡亲们的重情重义而感动,随即把老颜和乡亲们的想法向时任驻乡工作队队长、市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何光荣同志做了汇报。大家觉得,这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念兹在滋、亲历亲为,平安乡和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奋力拼搏、从中央到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及驻乡工作队和县属部门帮乡扶贫干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倾情帮助。对乡亲们物质上的感谢方式,工作队表示婉言谢绝,对精神上的感谢表示尊重群众意愿。同时指出,这种感谢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和政府,对扶贫干部的感谢应包括所有在平安乡参与脱贫攻坚的中央国家机关、东西部对口支援省市帮扶干部、市县乡村干部和驻乡驻村工作队员。随后,老颜和一些热心乡亲商议准备写一封“感恩信”。如“山顶洞人”朱学兵、“137家”杨兴权就是热心乡亲中的两位。

    朱学兵是平安乡文昌村农民,今年58岁,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一起住了25年山洞,被乡亲们称为“山顶洞人”。1992年,在乡村干部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老朱从山洞搬出来,住上了简易平房。后来,老朱成了家,但妻子患癫痫、弱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一度时间,家里穷得连酱油味精都没吃过。脱贫攻坚以来,在党的脱贫政策和市县乡村干部帮助下,老朱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大瓦房,家里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去年7月,老朱大女儿朱燕明知道家里虽然脱了贫,但还欠银行几万元贷款,自己和两个弟妹还在读书,为减轻家里负担,准备辍学打工。我得知情况后,为燕明筹捐了7000多元,帮她联系到一家爱心企业署假勤工俭学,挣了2800多元,让她放弃了辍学外出的打算。今年,老朱喂了一头母猪和三头肥猪,种烟卖了几千元钱,连同国家补助,有4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

    朱学兵对老颜讲,以前我住岩洞几十年,曾经穷得揭不开锅,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和扶贫干部巴心巴肝的帮助,我们那有这样好的环境条件呢,写感谢信算我一个!

华龙网图片(龚平摘)

    颜道明走到双店村杨兴权家,对老杨说明来意,老杨说:“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你看我这本感恩簿,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些年来市县乡扶贫干部和好心人帮助我家的情况,我记这个本子的目的,一是真心感谢这些好人,好干部,二是让我的孙娃子长大后看到,记住不能忘记他们对我们家的帮助,也要做个感恩的人”。老颜知道老杨为人勤劳朴实,只是由于这些年家里变故大和家乡穷才成了贫困户。短短几年,老伴和儿子先后因病去世,患精神疾病的儿媳也离家出走,留下三个分别不满1岁、3岁、7岁的孙娃由他独自抚养,所以,乡亲们称他为“137家”。

    老颜随手翻开本子中的一页,只见上面工整地记录着:

  2019年12月,龚处长、徐行长赠春节慰问金300元,书包一个;2020年3月17日,龚处长、徐行长送鸡蛋60个、广柑1箱、方便面6桶、藿香正气液5盒、口罩4个;工作队何队长、农行刘行长、文乡长送慰问金500元、珍珠米2袋、菜油1桶;2020年4月,收到龚处长转来的重庆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建勋捐赠的1000元;2020年5月29日,收到奉节县乡坛子公司老总汪总捐赠的2000元和2套童装……

    颜道明看着老杨的这本感恩簿,心中也想起了乡村领导和扶贫干部们这些年对他养猪场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帮他一路绿灯解决扶贫贷款、帮他协调工程抜付资金尽快到位、帮他解决猪场建设中的一些难题、帮他打井抽水克服用水困难……

  老颜把写好的感恩信拿给脱贫户们看,乡亲们纷纷在感恩信上郑重地按上自己鲜红的手印,先后有106户脱贫户代表表示感恩致谢。除了感恩信外,老颜还制作了感恩匾和感恩扣,由衷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政府、对各级扶贫帮扶干部的感激之情。目前,除感恩信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外,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和奉节县选送的感恩匾、感恩扣等多件脱贫攻坚实物仍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图为平安乡百名脱贫户感恩信捐赠证书(龚平摄) 感恩信(龚平摄) 感恩扣(龚平摄) 扶贫干部的“送医送药送宣传”服务箱(龚平摄) “感恩匾”(龚平摄)

作者:龚平,重庆市政府驻四川办事处。

相关文章

  • 奉节县平安乡脱贫户“感恩信”背后的故事

    (陈美西)今(5日)天,看到重庆日报发布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奉节县平安乡脱贫户“感恩信”送展北京的喜讯后,...

  • 齐为平安乡赚吆喝

    一一奉节县平安乡参加西旅会纪实 龚平 "来了!来了!潘市长来我们平安乡展厅巡展了!"平安...

  • 山(十六字令)

    (文/龚平)奉节县平安乡关门山万丈绝壁,九拐十八弯的险峻地势使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极其艰难。从平安乡政府去山那边...

  • 昨夜今晨乡村扶贫生活写实

    龚平 奉节县平安乡是奉节的一个高山边远乡,也是重庆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以前交通极为不便,水...

  • “政府+银行+企业”助推平安乡前胡种植产业发展

    (田钧文 龚平)初冬的清晨,奉节县平安槽已显阵阵寒意,但12月12日上午九时许的平安乡绿特公司前胡种植基地...

  • 驻乡脱贫工作队的试验田

    (文/龚平,图/田均文 谢龙)初春的奉节县平安乡向子村,远山积雪未化,气温仍较寒冷。2月28日早晨七点,天将微明,...

  • “恶书记、蛮乡长"让"懒散邋遢"村支书变了模样

    (龚平/文)近日,笔者在奉节县平安乡长坪村见到该村支书李庆华时,大吃一惊,其穿戴干净整齐的装扮及精明干练的精气神与...

  • 一人扶贫全家帮

    (通讯员龚平)“爸爸妈妈!你们注意安全哈!"今(6)日上午,重庆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学工办主任、奉节县平安乡向子村笫一...

  • 平安乡用电稀奇事的转变

    (通讯员龚平)近几个月来,在奉节县平安乡,人们说起用电保障的事,都纷纷伸起大拇指夸赞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奉节供电分公...

  • “水乡长"九爬凤凰岩

    (通讯员龚平)在奉节县平安乡长坪村,只要一提起村民吃水难题的解决,大家都赞不绝口地表扬和感谢"水乡长"王祖西和村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奉节县平安乡百名脱贫户感恩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q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