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外套》

再读《外套》

作者: 李其lze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00:18 被阅读0次

“狂人”视角下的果戈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狂人形象产生的俄罗斯文化根源:

俄罗斯文化有其非理性的一面:

斯拉夫民族原来信奉的多神教以及与蒙古文化相关的圣愚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影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罗斯民众的自然力、自发性的双重性:其一,追求终结和极限;其二,缺乏精神自制、自我毁灭。

从圣愚人物身上抽离出来的处世之道,我们将其概括为:第一“虚己”;第二、摒弃物质和世俗世界;第三、干预意识——以狂热的激情对人对事进行批判,引领人们迈向更高境界。圣愚外在表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自我贬抑。圣愚外在的自我贬抑中其实暗含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情感倾向——自尊与自负。

这里要涉及到圣愚和丑角的辨析:丑角在有意的自我贬抑、能够在社会中畅所欲言这一点上与经典的圣愚接近(虚我)。但丑角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的观点立足于物质层面。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念里,癫狂的圣愚具有思想,而丑角没有思想,他们是对立的。圣愚和丑角的区别还在于自觉与否,以及疯癫的朝向性。

二.俄罗斯作家的疯癫性

果戈理对外界环境有着敏锐的感受,体弱多病,父亲有躁郁症,幼时受宗教恐怖故事所感,对宗教有恐怖和对艺术有天然的狂热,原生家庭和出众的才华给予天然自负,但因后期生长环境,外貌形体上的天然不足自卑,果戈理孤独吗?我觉得不好置喙,他可能有艺术和上帝。他对同龄人不抱预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严重癫痫病,性情暴躁,“情感性精神病”,狂热地赌博;小地主家庭,寄宿学校环境予其自卑,《穷人》一举成名给予自尊,随后大起大落,但陀妥是孤独的,至少他笔下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女房东》,《白夜》),对陌生人常抱有过高期待而迷失在自己的期待里,这可能和这两人原生家庭自信教育的不同所致。

三.“狂人”形象定义

“狂人”不完全是医学和精神病学意义上的“疯子”、“精神病患者”,也是文化现象,把握的是后现代语境中“疯癫”这一主题和意象。狂人的“疯癫”是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表达方式,体现的是狂人的精神诉求。

一方面,在疯癫非理性的形式下隐匿着另一种理性——生命意志,本真的生存状态,摒弃物质、崇尚精神、超越日常伦理的“神性疯癫”,这是活的生活、活的灵魂,是现代文明的制约性力量和矫正性力量;另一方面,疯癫中隐含着毁灭世界和自我毁灭的破坏本能,表现为“兽性疯癫”。

果戈理笔下多见性情和行为与一般人迥异的狂人,可以称之为“气质型狂人”,如《外套》中的主人公,《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乃至《涅瓦大街》的主人公等等,(其他作品中见:地下室人、日瓦格、戈尔德伯格、梅诗金等等),果戈理笔下中的狂人见证的是个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强调更多的是外部环境的突变对人的损害,有内部成因,但需要外界机制的触发。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丧失自我的小人物?我更倾向于认其为具有或朦胧或清晰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者。(果戈理笔下多扁平人物,难揣测心理过程,但我倾向于认为是对外界不抱希望(果戈理的自负,从小精神要求高所致),看透之后的自我弃绝者。)

陀妥笔下多见“病理一气质型狂人”,患有某种病症(如癫痫病、肺结核、狂饮病),或者有某种不良癖好(如酗酒,赌博),或者意外事件的刺激,对神经、心理、精神等产生不良影响,以至性情和行为与一般人迥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狂人更多体现的是人内心的痛苦与矛盾,骄傲、强烈的自尊、个人中心主义这些极端的、渴望超越界限的性情特点把人物引向令人悲悯的疯狂(伊波利特等),以及宗教意义上暗含着人神的价值取向,抱有对全部人类的“幻想的爱"(拉斯柯尔尼科夫等),这种虚幻导致混乱和疯狂。陀妥对人物内心的放大往往会让人忽略对外部原因的追寻。

四.从“狂人”到“狂人”

契诃夫曾经说过,医学是他的发妻,而文学是他的情妇。在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格医生》(1958)中,日瓦格兼具诗人与医生双重身份,在他的身上,理性与感性合而为一,同时,也正是在这种脱俗的杂合中,日瓦格默默进行着精神上的探索。1.对肉体的弃绝:不再关心自己的饮食,忘了时间,沉浸于创作之中。身体上的折磨给渴望逃离现实世界的他带来了一定的快感,在难以忍受的疾病肆虐中,他获得了心灵的安慰和宁静;2.对政治的弃绝:日瓦格竟然几乎完全置身于社会的狂热之外,在圣十字医院里,他一有时间就会进行创作,对他来讲,与真理相关的是写日记、散文、诗、随笔、杂感等,而不是政治抑或革命。(3.男女关系。)

《外套》同理,巴什马奇金起初弃绝肉体,无心穿着饮食,沉浸于抄写,抄写是他的精神寄托,给他带来心灵的安慰和宁静,是他隔绝现实世界的精神屏障。弃绝政治:他拒绝与自己社会地位不相称的工作,置身于社会的狂热之外。以及弃绝男女关系。(一开始我不理解在《外套》中,巴什马奇金为何能安于此种形式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方式,不存在对更高人生意义的追寻,不存在终极追问,但在了解果戈理的政治理念后(可能受限于他的教育过程与生长环境:乌克兰,捧杀,早逝,自负),每个人守其本分,在其位谋其事即果戈理价值观体现。)

医生说:“大圣大贤或者单纯地有思想和爱思索的人,其所以与众不同,恰恰就在于蔑视痛苦。他们永远心满意足,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讶。”病人说:“……蔑视痛苦无异于蔑视生活本身,因为人的全部实质就是由饥饿、寒冷、委屈、损失等感觉以及在死亡面前的汉姆雷特式的恐惧构成的。全部生活不外乎这些感觉:人可以因这种生活而苦恼,憎恨它,可是不能蔑视它。”(契诃夫小说全集:第八卷)

医生和病人是矛盾的,巴什马奇金同样受积极自由限制,外套的破损,物资的匮乏打破平衡,打开了精神屏障,丧失精神自制,引出了骨子里的谵妄和激情,巴什马奇金从而从圣愚转向了兽性疯癫。

相关文章

  • 再读《外套》

    “狂人”视角下的果戈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狂人形象产生的俄罗斯文化根源: 俄罗斯文化有其非理性的一面: 斯拉夫民...

  • 外套

    天气很冷,我没有穿外套一个人赶着路,但我并不觉得冷 这时你走了过来问我要去哪里,问可否与我同路 我笑着说请便 然后...

  • 外套

    常穿一件军绿色的衣服 我实在太喜欢那件衣服 最喜欢的一件衣服 不那么随意 也不那么正式 在夏天刚刚好 不论穿白裙子...

  • 外套

    仔细辨认过你的外套 偷偷记下尺寸型号 想给你寄件御寒的衣服 来替代拥抱

  • 外套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早上出门,感觉有些凉,换穿上一件外套。嗯,真暖和。想到昨天,短袖搭吊带牛仔裙,冷么,似乎也不冷...

  • 外套

    太阳慢慢的烘烤着颤抖的身体, 缓缓进入埋藏深处的心, 包裹着身体的外套变成了累赘, 扔下负担,轻松前行。 日月更替...

  • 外套

    脆弱是羚羊的外套, 狡黠是狐狸的外套, 贪婪是硕鼠的外套。 青衣是平民的外套, 貂裘是贵族的外套, 囚衣是罪犯的外...

  • 外套

    洗过的外套 异常沉重 坠弯了晾晒的竹竿 像失去了骨架的皮囊 在风里摇晃 而我站在阳光下暴晒 像裸体的婴儿 摇晃在记...

  • 外套

    阿多尼斯薛庆国(译) 我家里有一件外套父亲花了一生裁剪含辛茹苦地缝线。外套对我说:当初你睡他的草席如同掉光了树叶的...

  • 外套

    《外套》 作者:包纲 为什么,站在寒风凛冽中不怕冷 又为什么,站在风中,我自岿然不动 我知道,都是你的外套 给了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外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vz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