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

作者: 飞哥一身反骨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21:42 被阅读0次

    我们这个年纪大都不谙世事,却总喜欢故作老成。由于缺乏阅历,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往往与其本身大相径庭。对生活,工作,社会,人际关系均如是。唯一可以说出口的,好像只有爱情。但是,这个时候的爱情,哪个不是只爱着自己呢?可能你会说,我就不是,我就愿意把我的一切奉献给对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我们总是站在“为对方好”的角度,而不去想对方究竟是否需要这样的好。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不想吃饭的时候,父母大多把脸一拉,语重心长地开始教育你,我们是为你好,不吃饭怎么长身体,云云。接着把问题上升到孝顺父母,节约粮食,三纲五常等等。我们屈服于权威,最后只能委曲求全,苦着脸把饭吃下。吃完了还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我们就长不高。爱情里也一样。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对方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最终感动的只是自己罢了。

    或许以前我们都向往过《大话西游》里的爱情:我的爱人是位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踩着七彩祥云来救我。虽然至尊宝和紫霞没有在一起,“只猜到开头,没有猜中结局”,但并不妨碍对这件美好事情本身的憧憬。众所周知,至尊宝一直以为爱的是白晶晶,直到紫霞被牛魔王抓走,他被人救到盘丝洞,晚上睡觉喊紫霞的名字远远多过晶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爱上紫霞。白晶晶也曾看到至尊宝心里紫霞留下的眼泪,她明白,他可能会爱上她,但这样的爱情就像初恋,虽然美好,却总要随着时间流逝烟消云散。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一个人是最适合你的。

    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认为,宇宙初始,人以成对形式存在,或男男,或女女,或男女。一日,某神发怒,将人之间的联系斩断,自此,人便孤独地活着。我们活着的一大任务就是找到那个切断联系的人。有的人找着,累了,于是孤独终老,或者有同样想法的在一起,了却余生。但是,当我们真正遇到那个人时,能认出来吗?至尊宝都已拔出紫霞的宝剑,却还不承认,悲剧由此而生。

    如果影片是以至尊宝和白晶晶在一起结束,他就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是一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差不多合适,就这样吧。那这部电影也就不能成为伟大电影了。月光宝盒的作用就是将我们从现实拉到梦中。去体验如果真的碰到另一半,我们会怎样?于是才有了紫霞。

    电影中,白晶晶代表的是初恋,是最纯洁,没有利益纠葛的初恋,同时也是最自私的爱情。至尊宝为什么不愿意放下白晶晶,是因为无法割舍那段纯真的感情,说到底,是无法忘记当初的自己。在明白自己最爱的是紫霞时,她已经被抓走了,想要救她,必须带上紧箍咒,同时也意味着不能再有人世间的感情。我们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总得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在牛魔王院子里说的那几句话成真了:以前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现在失去了,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让这爱有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可是如果真的有一次机会,他真的会说吗?并不会。电影结尾给了我们答案。至尊宝变成了孙悟空,决定跟随他去西天取经。看到城楼上夕阳武士和紫霞即将分别,他控制了夕阳武士的身体,走到爱人面前,亲吻,拥抱。两人又在一起了。而孙悟空只能默默地离开,跟着队伍,西天取经。离开时,还免不了被人说“那人好奇怪,好像只狗。”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孙悟空没有控制他,任凭事态发展,结局会怎样?我想,大概也会分开吧。电影中有个细节,孙悟空刚走到人群中时,人们看到他都吓跑了,嘴里喊着妖怪,而离开夕阳武士身体,第二次来到人群中时,人们又不害怕了。因为来的时候,是为了破坏这个世界生存规则与秩序,所以人们怕他。离开后,他已经变得和周围人一样,去西天取经,去历经磨难,饱尝人世间的痛苦,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所以人们也不会怕他。我们最喜欢的孙悟空形象,一定是大闹天宫时期的。最终受封斗战胜佛,是一种悲剧。还是那句话,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所有的理想,诗,远方最终只能败给赤裸裸的现实。

    但我们就此放弃追逐吗?我不知道,电影也没给我们答案。实际上,每人对此都已有答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地,道法,宇宙面前,我们终究是刍狗。此时,我突然明白了,月光宝盒代表的不是梦,夕阳武士和紫霞仙子才是真正的梦。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实中,不管是至尊宝还是夕阳武士,都不会和紫霞仙子在一起。他们最终只能是“猜中开头,猜不中结局”,我们永远是被命运玩弄的人,真正的美在身边时,我们不知道,意识到后,才发现浑身已是紧箍,不能再拥有。在美好的爱情面前,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更完美,殊不知,在寻求完美的路上,已经把最真实的自己弄丢,因为我们眼中的完美,是强大,是代表着财富,地位,荣誉的强大。我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幸福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物质繁华,有人乐意粗茶淡饭,忘情山水的精神寄托。我们不能把金钱地位看做幸福的充分条件,比它更重要的,是两人的价值观。

    王小波说,“人过这一辈子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的世界。”诗是一种理想,是建立在完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之上的精神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灵魂的寄托。诗的存在,让我们在这个逐渐被异化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丝安逸和宁静,在纷纷扰扰的世事中感受到片刻的祥和与美好。同时,诗也是脆弱的,有的人一生也无法感知诗的存在,无疑这是一种悲哀。就像在电影中,紫霞仙子看到烟雾弥漫,认为是至尊宝踏着七彩祥云来救她,而猪八戒“好大一朵棉花糖啊。”或许从文学美学角度讲,棉花糖比七彩云更富想象力,但在这里,显然是世俗化了。

    诗和远方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类永恒的矛盾。有人总喜欢用一些奇怪的论调谈论诗和远方,比如,父母尚在,安能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只是有钱人玩的浪漫主义罢了。均如是。我不想反驳他们,因为他们不懂,诗和远方真实含义并非是乐观,而且真正的悲观。当你能意识到真正的悲观,也就如木心先生所说,你能感受到世界正在毁灭,但还是精彩地活着。你就明白诗和远方是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宇宙从未把我们当人看待,只是我们自己自作多情,觉得可以凌驾一切之上,其实在冥冥中早有一双眼睛盯着你。你的过去现在将来都已写好,你阅读的方式就是或者去感受。就像《百年孤独》结尾一样,布恩迪亚家族的一切,梅尔基亚德斯早就知道,家族第一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而马孔多小镇与正在解开秘密的人一同消失在大陆上。

    那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偶然吗?这是个新问题。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论述过。在小说里,男女主人公经过无数巧合遇到,但这些对他们来说叫做巧合的东西,对别人是必然。所以,不存在偶然。既然命运已经注定,结局就是死亡,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浪漫”地活着呢?寻找诗和远方,也就是找到内心。换言之,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是什么地方,它的过去是什么,现在和未来又是什么?这才是所有理想最终的归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x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