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有个女孩儿。她是《初恋》里的小水,是《嘉年华》里的小米,是《狗十三》里的李玩,她可以是清纯的、是温柔的,也可以是倔强的、沉默的。她就像你我,就像是《过春天》里的佩佩,是每一个女生青春期的影像。
佩佩今年16,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母亲每日沉溺于虚幻的社交,父亲尚且艰难维生,本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纪,却已经学会成年人般,每日匆匆忙忙往返在港深的轻轨上,奔波着寻找下一个32.5港币的工作。但她也有一个想要伸手触碰的愿望,与闺蜜Jo一起去日本旅行,看雪,泡温泉。
与佩佩不同,Jo家境富足,去日本旅行对于她只是一个可以轻易许诺的计划,她的愿望就是尽早出国留学罢了。Jo带着佩佩参加了朋友的生日party,在party上,佩佩认识了Jo的男朋友阿豪。
一次偶然的机会,佩佩接触到了阿豪私下的手机走私买卖,高额的利润让迫切想攒机票钱的佩佩选择铤而走险。阿豪带佩佩认识了他的组织,将她引荐给了花姐,因为“得天独厚”的单非仔身份,佩佩正式成为了一名“水客”。
“过春天了,给个电话”是走私团伙里的“黑话”。“过春天”指的是过海关,过了春天就是过了海关,有着祝“水客”好运的意思。佩佩的运气很好,借助学生的身份,多次躲过了海关的检查,也很快攒够了去日本的机票。但“水客”的身份却让她有些无法自拔,花姐的走私团伙让她仿佛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危险的走私行为让她躁动不安的青春有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与阿豪似有若无的暧昧更让她无法自拔。也许是香港的夜色太过撩人,也许是飞蛾山的静谧蛊惑了她,也许只是那个少年的笑容感染了她,她甚至同意了阿豪“另起炉灶”的冒险计划。
另一边,Jo的出国计划却并没有顺利进行,她伤心地向佩佩抱怨到,家里的一切都是为弟弟准备的。被家人伤了心的她开始向男友索取温暖,而阿豪与佩佩的暧昧也终于暴露,这一切彻底击破了她美好的幻梦,与佩佩的友谊终是难以为继。
片尾,阿豪与佩佩偷偷赚一笔大钱的计划,却不幸被花姐得知,两人落入了花姐的手中。而此刻,佩佩也终于认清了现实,温暖的大家庭揭开原来是欲望与罪恶,阳光帅气的少年撕开只剩下懦弱。好在,警察的破门而入为佩佩的水客生涯画上了句号。
最终,佩佩放走了困在鱼缸里的鲨鱼,与妈妈一起登上了飞蛾山,仿佛抓到了飘落的雪花。
不得不说,“过春天”这一题目起的实在高明,在片中不仅仅是作为一句黑话,更多地象征着美好躁动的青春期。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佩佩的身上看到自己青春时的样子,敏感、内敛、沉默、倔强,有着去日本看雪的美丽梦想,心里有着一位路过自己的帅气少年。青春是一个劫,没有人能在青春期里全身而退,大大小小的憾事其实都无关紧要,过得好了是青春,犯了错,那也是青春,青春本就是一个值得原谅的词语。
网友评论